序 言

序 言

首先祝贺郭震的博士毕业学位论文《从斯氏体系到形体行动方法》即将由朝华出版社出版发行,尤其为戏剧界能进一步发展斯氏表演体系,推广和研究形体行动分析法而感到高兴。

郭震先后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导演系,现工作于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旅戏剧影视表演教研室(原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无论在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他始终谦虚好学,刻苦努力,善于思考,博览群书……多年来,他先后在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等院校教授表演和台词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和喜爱。他还担任《郭永怀》《龙门》《向前向前向前》的编剧和导演,及《地质师》《蝴蝶是自由的》《岛》等剧目的导演,受到观众和专家的肯定。在科研方面,他的成绩也很突出,先后发表了《浅谈中国戏剧艺术的当代思考》《情境:冲突的土壤——浅谈戏剧的情境与冲突》《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的形成》等戏剧艺术的学术文章。

20世纪50年代初,斯氏的弟子到中国传播和介绍斯氏体系,在中央戏剧学院先后办了多期师资和导表演进修班,我有幸直接听了古里也夫的导演课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多个剧目的排演,体验到《从斯氏体系到形体行动方法》一书中所论及的方法,它既是演员和导演塑造人物形象的科学和有效的方法,也是戏剧排练和角色创造过程中非常有利和实用的方法。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晚年所创造的“形体行动分析法”,是他根据实践总结的方法和对体系非常重要的发展和变化,使得斯氏表演和导演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科学,更加实用。这一方法曾引起世界许多表演艺术家的兴趣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对导表演创作做了许多尝试和拓展,大大丰富了体系的内容。

郭震的毕业论文,是他经过大量阅读和采访而撰写的论文。“形体行动方法”是斯氏晚年的创造,并对体系进行了发展和补充,是非常重要的课题。“文革”前普遍被中国导表演界运用,后来研究者变少。郭震能对此课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现实意义和作用的研究。论文从斯氏体系对演员的培养切入,分析和研究了此方法的理论与科学基础、形式与本质,在导演、表演创作中的意义,并对此方法与其他表演流派进行了对比,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形体行动方法”。

论文分五个章节,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第一章,论述了斯氏体系的形成、发展、现实主义的美学基础、坚持体验人物的精神世界;

第二章,分析了形体行动的方法与基础——舞台行动;

第三章,论述了形体行动方法的形成过程、本质、特性与争议;

第四章,专门研讨了形体行动方法对导演和演员创作的作用与意义;

第五章,分析和研究形体行动方法与不同流派创作方法的比较,如梅耶荷德的“有机造型术”、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格洛托夫斯基的“质朴戏剧”、形体行动方法与当代表演的“身体性”的延展。

最后的结语:“形体行动方法”是斯氏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体系科学性的重要标志。斯氏自称:“方法是逐步掌握行为逻辑,逐步组织舞台上的生活,逐步体现思想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有意识到下意识,从自我到形象。”

郭震的毕业论文是非常可贵的研究成果,现在,朝华出版社将论文出版,是非常有价值的,将有助于我们的表演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从事表演教学和表演艺术实践的戏剧人有很强的指导性作用。

期待早日见书,感谢郭震,感谢朝华出版社!

罗锦鳞

原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著名导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