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简到难,逐步建立角色的动作总谱是方法的重点
在形体行动方法中,所谓动作总谱,就是构成演员在全剧各场次中的贯串行动线。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从音乐演出总谱的概念借用过来的。仿照一个乐团演奏作曲家创作的乐谱总谱和乐团中每一个乐器各自分谱的关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作为一出完整演出的作品,创作集体应该有对所有创作者都有指导作用的统一演出总谱,而每一创作者都要符合自己创作任务的分谱。演出的总谱主要指固定事件的逻辑顺序以及矛盾冲突发展出的最高任务,演员就是要很好地掌握自己的角色在这些事件和冲突中的符合逻辑和顺序的动作。从演员创作的角度来说,他寻找到的角色的正确的心理形体行动线,就是“动作总谱”或称“角色总谱”。
角色总谱的形成是创作者在小品练习中,通过每一个单元任务的完成,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巩固起来的角色的“人的身体生活”线。演员的主要创作任务便是把杂乱的、不明确的形体行动和语言行动逐渐汇合成连贯清晰的具体动作线索,创作者掌握角色的形体动作线,也就掌握了角色正确的行动逻辑。
为了实现创作总谱,导演和演员也可采取画站标的创作方法,为每个事实和事件用动词命名,这个动词便可以概括事件中矛盾双方行动的本质。当有了站标后,演员在贯彻执行行动总谱的过程中便有了方向可依,在这一创作过程中,具体的形体动作为内心的行动欲望所指引,而各段落的舞台行动形成以后,“角色的动作总谱”便仿佛是一条线把各个段落串连起来,这样创作者就不会感到各个段落的支离破碎。掌握了角色的动作总谱,创作者会对角色在剧中对事实、事件的态度更为明确,对角色有了整体的把握;掌握角色的动作总谱还可以对角色进行全面认识,创作者明确了角色在各个段落中的作用和位置,建立起角色的远景和演员的远景,安排角色在剧中的重点和高潮,以角色的个人速度节奏的变化来适用总体的创作演出。
运用“角色的动作总谱”为演员创作服务,创作者在保持总谱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内的舞台动作可以随演员创作自我感觉所赋予的色彩不同而稍有变化。这样做可以使每一次演出都能够保持新鲜感。当演员明确了动作总谱,那么在角色动作总谱下的另一条线——言语动作线也在悄然形成。言语动作便是角色动作总谱下的内心动作在言语上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