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与诊断
2025年08月10日
一、疾病概述与诊断
类风湿关节炎(RA)又称类风湿病,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自身结缔组织非特异性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骨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常表现为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反复发作,呈对称分布,表现为全身多发性和对称性慢性关节炎。其特点是关节痛和肿胀反复发作,伴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关节破坏、强直和畸形。
(一)诊断标准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仍是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常见的症状如下。
1.晨起关节僵硬至少1小时(≥6周)。
2.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
3.腕、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
4.对称性小关节肿胀(≥6周)。
5.皮下类风湿结节阳性。
6.手、腕关节X线片示明确的骨质疏松或骨侵蚀。
7.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32)。
确认本病需具备4条或4条以上标准。
(二)鉴别诊断
1.风湿性关节炎:是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变态反应性疾病。
2.强直性脊柱炎:主要侵犯脊柱,但周围关节也可受累。
3.痛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时与类风湿关节炎相似,痛风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呈反复发作,好发部位为单侧第一跖趾关节或跗关节,急性发作时通常血尿酸水平增高。
4.关节退变:以软骨退行性变、骨质增生为特点的慢性骨关节疾病,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好发于较大的负重关节,长期炎症导致关节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