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疗

四、治疗

(一)治疗目的

控制及稳定病情,减缓发展进程;减轻或消除红斑、鳞屑、斑块等皮损和瘙痒等症状;避免复发或诱发加重的因素;减少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本病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效,不能防止复发,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

(二)治疗原则

1.规范:强调使用目前皮肤科学界公认的治疗药物和方法。

2.安全:各种治疗方法均应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首要,不能为追求近期疗效而忽略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

3.个体化: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全面考虑银屑病患者的病情、需求、耐受性、经济承受能力、既往治疗史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综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银屑病有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物理治疗和生物制剂等治疗方案,常见外用药和口服药物见表9-6-3和表9-6-4。

银屑病的物理治疗方案主要以光疗为主,包括窄谱中波紫外线、PUVA(长波紫外线联合补骨脂素)、308准分子激光等,需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

生物制剂治疗已经成为目前银屑病的主要治疗方案之一,常见的生物制剂有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乌司奴单抗、司库奇尤单抗、依奇珠单抗等,见表9-6-5,可用于中重度、难治型及特殊类型银屑病的治疗,若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影响或带来重大健康风险时也可以考虑生物制剂治疗,需在专业医生的建议和指导下进行治疗。

(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1.不同类型银屑病的治疗方案选择

(1)点滴状银屑病:此型病情较轻,治疗方案以外用药(维生素D3衍生物或中、弱效糖皮质激素制剂)和光疗为主,但由于点滴状银屑病的发病可能与急性上呼吸道的链球菌感染有关,因此初发者,尤其是没有家族遗传史并在发病期有明确的感染史者,建议给予系统抗生素治疗,部分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疗效欠佳者也可采用短期免疫抑制剂治疗。具体治疗步骤见图9-6-3。

表9-6-3 银屑病的常见外用药物

(续表)

注:银屑病常见外用药还包括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和复方制剂,未列出。

表9-6-4 银屑病的口服药物

(续表)

(续表)

表9-6-5 银屑病的生物制剂

(续表)

(续表)

图9-6-3 点滴状银屑病治疗步骤

(2)成人斑块状银屑病:轻症患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中重度患者需系统治疗或光疗。具体用药步骤见图9-6-4。

图9-6-4 成人斑块状银屑病用药步骤

(3)关节病型银屑病:目的是控制炎症、预防关节损伤和失能。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关节损害类型和严重程度。具体用药步骤见图9-6-5。

图9-6-5 关节病型银屑病用药步骤

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抗风湿类药物(DMARD)。

(4)掌跖脓疱型银屑病:以局部治疗为主,若疗效不佳,可考虑系统治疗和联合治疗。具体用药步骤见图9-6-6。

图9-6-6 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用药步骤

(5)红皮病型银屑病:需要系统治疗和评估患者整体情况,建议尽快转至上级医院。一般不推荐局部或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除非患者出现严重中毒症状并危及生命。

(6)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需要系统治疗,建议尽快转至上级医院。糖皮质激素能够快速控制脓疱蔓延、缓解全身症状,但使用需谨慎,建议只在病情特别严重、危及生命,且其他措施疗效不佳或有禁忌证的情况下慎重选用。

2.特殊部位银屑病的治疗方案选择

(1)头皮银屑病:首选外用中效和强效糖皮质激素,次选外用维A酸类、卡泊三醇,中重度患者可系统治疗,如阿维A、甲氨蝶呤、环孢素。煤焦油类、水杨酸类洗发产品有辅助治疗作用,可贯穿治疗始终。

(2)甲银屑病:首选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封包治疗。卡泊三醇对甲床受累所致的甲损害效果较好,他扎罗汀对甲剥离和甲凹点疗效。

(3)反向银屑病:皮损累及腋窝、乳房下褶、腹股沟、生殖器和会阴等褶皱部位,首选外用低中效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

3.特殊人群银屑病的治疗方案选择

(1)儿童银屑病:常规使用润肤剂。轻度患儿通常只需局部治疗,可选用轻/中度糖皮质激素、维生素D3衍生物、钙调磷酸酶抑制剂,中重度患儿可参考成人中重度银屑病谨慎用药。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银屑病:润肤剂和保湿剂是基础用药。外用糖皮质激素可酌情选用,不建议孕期外用维生素D3衍生物,维A酸类孕期禁用。避免在孕早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

(3)老年银屑病:谨慎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避免使用刺激性外用药。口服维A酸类可用于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环孢素在老年人中经肾脏排泄减少,应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