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临床表现
2025年08月10日
二、临床表现
(一)足癣
1.水疱型:好发于足跖中部或趾间皮肤。原发皮疹以成群或散在分布的小水疱为主,疱壁厚、疱液澄清,可融合成多房性大疱,撕去疱壁露出蜂窝状基底及鲜红糜烂面;水疱干燥吸收后出现脱屑,常伴瘙痒。此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和促发癣菌疹的倾向。
2.间擦糜烂型:好发于第3~4和4~5趾间,足部多汗、长期浸水或穿着不透气鞋的人群多见,夏季多发。皮疹表现为趾间糜烂、浸渍发白,除去后可露出红色糜烂面,有时伴少量渗液,瘙痒感明显。
3.鳞屑角化型:好发于足跖部。皮损表现为弥漫性皮肤增厚、粗糙、干燥、脱屑,冬季易发生皲裂、出血,伴有疼痛,一般无明显瘙痒。
(二)手癣
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确。皮疹初起为散在小水疱,随后出现脱屑,病程长者可见角化增厚。损害早期多为单侧,常始于掌心,第二、第三或第四指掌处,逐渐累及整个手掌,自觉症状不明显,常伴有鳞屑角化型足癣,呈特征性的“两足一手综合征”。
图9-3-1 足癣
A:水疱型;B:鳞屑角化型;C:间擦糜烂型
(三)并发症
可伴有癣菌疹,是患者对真菌或其代谢产物产生的变态反应,与炎症反应剧烈或处理不当有关;继发细菌感染可导致丹毒或蜂窝织炎,多见于间擦糜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