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治疗目的

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PHN等并发症。

(二)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疹后24~72 h内使用,若皮疹出现超过72 h且就诊时仍有新皮损出现,也可以给予抗病毒治疗。对于皮疹已结痂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作用可能较小。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使用溴夫定。常见的抗病毒药物见表9-4-2。

表9-4-2 抗病毒药物

2.糖皮质激素疗法:对于年龄超过50岁、大面积皮疹、重度疼痛、累及头面部或散播性的带状疱疹患者可酌情考虑短期配合使用糖皮质激素,推荐剂量泼尼松30~40 mg/d口服,逐渐减量,疗程1~2周,用药期间需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等情况。

3.镇痛治疗:对于轻中度疼痛,可选择乙酰氨基酚、非甾体抗炎药或曲马多;对于中重度疼痛,可选择阿片类药物(如咖啡或羟考酮)或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

4.局部治疗:水疱未破溃时选择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或喷昔洛韦乳膏;疱液破溃后酌情用3%硼酸或1∶5000呋喃西林溶液湿敷,或外用莫匹罗星等抗生素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5.其他治疗:可辅助使用营养神经类药物,如甲钴胺、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等;针灸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特色疗法。

6.特殊人群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案

(1)儿童:口服阿昔洛韦20 mg/kg,一日4次,病情严重者积极转诊。

(2)妊娠期妇女:妊娠晚期建议口服阿昔洛韦,妊娠20周前慎用,病情严重者积极转诊。

(3)哺乳期妇女:首选口服阿昔洛韦,口服伐昔洛韦需停止哺乳。

(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一线方案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普瑞巴林和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和5%利多卡因贴剂;二线方案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吗啡和羟考酮);此外,可采用物理治疗、神经介入及针灸等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