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治疗

三、治疗

(一)治疗目的

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湿疹治疗方案

包括局部治疗、系统治疗、紫外线疗法、中医中药疗法、生物制剂等,常见外用药物和系统药物见表9-1-1和表9-1-2。

表9-1-1 湿疹外用药物治疗

(续表)

紫外线疗法适用于慢性顽固性湿疹、中重度湿疹等,常见疗法有窄谱中波紫外线、长/中波紫外线等,需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严格培训。

随着生物制剂的快速发展,一些针对Th2免疫通路的药物,如度普利尤单抗、小分子抑制剂、Janus抑制剂等均可尝试用于中重度湿疹的治疗,有治疗指征的患者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湿疹治疗方案采用阶梯疗法,用药步骤见图9-1-7,具体见表9-1-3。

表9-1-2 湿疹系统药物治疗

(续表)

图9-1-7 湿疹治疗方案用药步骤

表9-1-3 湿疹阶梯疗法

(三)不同类型湿疹治疗方案的选择

1.急性湿疹:无水疱、糜烂、渗出时,建议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大量渗出应选择外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溶液湿敷或冷湿敷;有糜烂但无渗出应选择外用氧化锌油剂,配合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急性发作或瘙痒明显者,可配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或静滴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皮疹泛发者可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迅速控制症状。

2.亚急性湿疹:选择外用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皮疹泛发者可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瘙痒明显者可配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3.慢性湿疹:可以根据皮损的实际情况选择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硬膏、乳剂或酊剂、20%~40%尿素乳膏、5%~10%水杨酸软膏;皮疹泛发者可短期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瘙痒明显者可配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皮疹控制不理想者,排除禁忌后可酌情口服免疫抑制剂。

4.儿童湿疹及面部、褶皱等部位湿疹:首选外用弱效或中效激素、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瘙痒明显者可配合口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5.伴有感染的湿疹:在湿疹治疗的基础上,外用抗菌药物如红霉素、莫匹罗星等,疗程1~2周;对于伴有广泛感染者建议系统应用抗生素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