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评估与转诊建议
(一)疾病评估常做的检查
1.尿液检查:重点是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常规尿沉渣可见各种管型,也可见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部分病例可见脂尿。
2.血生化检查:①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磷脂均可升高。②血清白蛋白:低于30 g/L。③血清蛋白电泳:可见球蛋白升高。④血沉:显著加快。⑤其他: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因子(Ⅴ、VD、Ⅷ、Ⅹ因子)均可升高。
3.免疫学指标:抗核抗体、抗双链DNA、ANCA、免疫球蛋白等。
4.肿瘤标志物:CEA、AFP、NSE、PSA等的检查有助于老年患者实体肿瘤的筛查。
5.病毒指标:HBV、HCV、HIV等的检测可除外一些感染相关性肾病。
6.血清及尿液免疫固定电泳、骨髓穿刺活检:对血液系统病导致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如骨髓瘤肾病的尿中轻链蛋白增多,尿液免疫固定电泳可提示异常M蛋白。
7.血管造影(DSA):对怀疑有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应做肾静脉造影。
8.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可进一步明确病理类型,指导临床用药及判断预后。
(二)病情监测
1.生命体征监测,注意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血压,有无呼吸困难、胸痛甚至晕厥,一旦出现生命体征不平稳,要警惕肾病综合征并发心力衰竭、肺栓塞。
2.尿液监测,平时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泡沫情况及尿量,包括患者的出入液量和体重变化,体重往往比出入液量更能直接地反应患者水肿程度的变化,定期进行尿液检查。
3.并发高血压的患者或应用ACEI/ARB类药物的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肾功能和血钾。
4.注意观察水肿情况,监测患者的出入液量和体重变化,避免利尿剂应用过度,应用利尿剂时,注意监测电解质。
(三)转诊建议
1.紧急转诊: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建议当日予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并转至上级医院。
(1)患者出现严重水肿、进食量少、心衰、胸水、腹水、尿液减少等病情危重的情况。
(2)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并在短时间内肾功能进行性加重,并伴有其他较严重的并发症,如肝功能不全、重症感染、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心衰、脑血管并发症。
(3)患者肾小球滤过率严重减低,或伴有不易控制的心力衰竭、严重肠胃症状、高血压等,此时患者可能需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建议当日转至上级医院。
(4)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咳血、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可疑肺栓塞的情况时,建议立即转至上级医院。
2.普通转诊:建议患者自行前往上级医院系统诊治。
(1)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检查尿液及肾功能,若出现蛋白尿,建议前往上级医院系统诊治。
(2)在体检或其他情况下发现尿蛋白进行性加重,血肌酐、尿素氮异常增高,尿量减少、水肿加重应及时前往上级医院就医。
(3)体检及其他情况下发现血肌酐、尿素氮异常增高,尿量减少、水肿加重,应及时前往上级医院就医。
(4)需进一步明确诊断,但限于无法开展肾穿刺活检及相关免疫学检查等检查时,建议转诊至上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