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与诊断

一、疾病概述与诊断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皮疹具有多样性特点,对称分布,伴明显瘙痒,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区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一般人群湿疹患病率约为7.5%。

(一)病因

湿疹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是在免疫功能异常、系统性疾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内部因素基础上,受环境或食品中的过敏原、刺激原、微生物、环境温度或湿度变化、日晒、社会心理因素等外界因素作用引发或加重。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湿疹和特应性皮炎本质为一种疾病,2021年的《皮炎湿疹类疾病规范化诊断术语专家共识》指出,根据我国诊疗现状,可暂时保留“湿疹”这一术语。不过要明确的是,“湿疹”是一个描述性的词语,是疾病别名而非具体诊断用词,泛指一类以湿疹性皮损为表现的炎症性疾病。

(二)诊断

根据皮疹特点和病史即可诊断,若条件允许,可结合必要的实验室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急性湿疹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海绵形成,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少数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慢性湿疹病理主要表现为角化过度与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明显,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