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醒练习
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放松练习”的基础上进行“苏醒练习”,训练和调动学生思维的潜意识,凝聚观察力,培养想象力。
教学内容提要
▲下意识写作
课题引入
教师通过提问,打开学生对“下意识写作”的思路。例如,“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过特别开心、兴奋、愤怒或悲伤的时刻,在这些情况下,有没有想要把过去发生的美好或难忘的事情记录下来的欲望?”通过提问,勾起学生对生活素材进行回忆。
下意识写作是指对写作的内容、表达方式和逻辑不加以限定,而是让学生抒发个人感受,用学生自己的写作思路信手涂鸦。可以用文字加图像,或者用图画加乐谱等表达方式。教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了解别人对自己表述的理解。
☆教师需引导学生,创作应该是一个能量释放和观点表达的过程,尽管耗费精力,但创作的过程尤其是创作成果,对创作者来说,带来的是欢娱和兴奋。
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配合音乐进行下意识写作,去捕捉抽象音符背后的形象性。
教师播放大自然的声音,如溪流声、虫鸣、风声、鸟啼、海浪声等,引导学生进入一种放松的状态。
教师播放轻音乐,如中国音乐《梁祝》,或外国音乐小夜曲、圆舞曲等,帮助学生放松身心。
教师播放古典音乐,可选取贝多芬、舒伯特、肖邦、舒曼等人的交响曲,有助于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沉思和想象。推荐曲目:李斯特《前奏曲》、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野蜂飞舞》、柏辽兹《幻想交响曲》、理查·施特劳斯《堂·吉诃德》、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舒伯特《音乐的瞬间第三首,F小调》等。
以上提供的有标题的音乐都有明确的背景资料,音乐有某种明确的指向和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潜意识书写后,然后由教师介绍音乐表述的内容,学生进行朗读和讨论。
▲实物文字素描
教师指导
实物写生:教师准备简单的道具,如一杯水、一把雨伞、一双篮球鞋、一块蛋糕、一部手机等,引导学生进行课上写生。学生需要仔细描述物品的外貌(形状、颜色、质地),由此引出物品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遐想。
图片写生:教师选取若干幅图画,如水墨画、水粉画等。学生对图画进行观察和品评。
▶学生课下选取校园中的某个场景,如教学楼、一汪湖水、常春藤、爬山虎等,调动想象力和情感体验并进行文字写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