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读
导演的最大特点,就是要在编剧一度创作的基础上展开自己的二度创作。导演的才能,他对戏剧、对文学、对历史、对社会,包括对人本身及世界的理解与态度的总和,就是二度创作的基础。
具体来讲,导演的二度创作,往往都是导演本身对剧本的再创造。也就是说,一个好导演首先得是一个好编剧。真正的好导演,离开了对编剧的掌控,只能做一个普通的、诠释性的导演,而不是一个具有创造性能量的导演,所以二度创作本身就蕴含了很多东西。
导演导什么?导演,就是把一个剧本从文学的状态变成一个戏剧的状态,也就是把剧里的人物“立”起来。导演也需要对舞台美术设计、服化道的设计,以及演出环境场景和舞台调度等都有所了解,有所把控。但是,这些都是技术技巧,并不是导演最核心的东西。
导演最核心的能力是他如何组织一个一个戏剧性场面,将其变成一个流动的时空间转换的状态。也就是说,导演玩的就是“时空间转换”。因此,导演还应该具备一些现代物理、几何、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背景。把时空间玩转,把时空间玩出创造性,把时空间玩出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冲击力,这本身就是创造。时空间,这是现代物理概念,宇宙概念。当然,我们有大量写实性戏剧,虽然它是写实的,它和我们在生活中的场景更加接近,但事实上,它依然在时空间转换中。任何一个导演都要知道,如何更好地组织起一个明场,又怎么把暗场带入面对观众的明场中,就是我们要让观众看明白什么,又要在一个故事情节中暗藏些什么,这都是导演的创造。
事实上,永远不可能完全按照编剧一度创作的剧本来排戏。一个合格的导演,一定首先想到的是他的演出对象。通过对象,再来反观他的时空间转换,怎么让观众更好地欣赏、理解和信服他所编排的这些场面和场景。
作为一名好导演,更重要的是怎么既传达了编剧的精神和观念,又在这个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和创造。这两者的结合,才能够构成一个好的导演构思、导演台本,以及导演把他的构思和台本联合各个主创部门,把舞台设计、服化道、灯光音响,到演员、舞台监督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导演既是艺术家又是组织者。这就是导演最核心的基本理念和最重要的工作要点。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再学习导演的基本常识和技术技巧就有了根基。
中高级阶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不能只停留在表演层面,而要开始尝试自主创造。课程内容涉及编排小品、片段、独幕剧,进而过渡到导演的阶段。本阶段要让学生建立剧组团队意识,通过与舞台综合部门的通力合作,把一度创作的文字在舞台上立起来。
在本阶段的导演课程设计中,包含导演元素练习、导演基础理论、经典话剧鉴赏等板块。教师通过舞台事件、舞台调度、舞台音响等导演课题的讲授,配合各类小品的编、创、演实践,培养学生行动性的形象思维,让学生掌握导演技能、剧组分工,以及作品排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戏剧观,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对戏剧及其他艺术门类的兴趣。学生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将学生的行动性形象思维变为舞台或屏幕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