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综述

导演综述

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导演艺术的特性,普及戏剧导演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全局意识。

教学内容提要

▲导演艺术是二度创作的艺术

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的矛盾冲突。这条主线,实际上是英国过渡时期主要的社会矛盾的艺术反映。折射出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的变迁。探索人的精神世界和隐秘的心灵,应该是戏剧永恒的方向。

▶一度创作(剧本):指的是剧作者的创作,也就是编剧、作家的创作,是剧作者深入生活、提炼生活,通过自己反映生活的媒介(语言、文字)塑造出艺术形象,反映生活。

▶二度创作:导演艺术是一种以剧本为依据,引发总体性的,再创造的舞台演出的艺术,是总体性的集体再创作的艺术。

舞台指示:教师向学生分析《上海屋檐下》的舞台指示。包括幕、场、空间景物的摆设,对演员的提示以及人物的描写,对时间、空间、音乐、音响的所有指示。

以下节选自夏衍《上海屋檐下》第一幕开场前的舞台提示。

【上海东区习见的“弄堂房子”横断面。右侧是开着的后门,从这儿可以望见在弄堂内来往的人物。接着是灶披间,前面是自来水龙头,和水门汀砌成的水斗,灶披间上面是亭子间的窗。窗开着,窗口稍下是马口铁做成的倾斜的雨庇,这样,下雨的日子女人们也可以在水斗左右洗衣淘米,亭子间窗口挂着淘箩,蒸架……和已洗未干的小孩尿布。灶披间向左,是上楼去的扶梯,勾配很急,楼梯的边上的中间已经踏成圆角,最下的一两档已经用木板补过。楼梯的平台,靠右是进亭子间的房门,平台上斜挂着一张五支光的电灯,灯罩已经破了一半。平台向左,可以看见上楼去的扶手。楼梯左侧,用白木薄板隔成的“后间”,不开灯的时候,里面阴暗得看不出任何东西。再左隔着一层板就是“弄堂间”,狭长的玻璃窗平门。最左是小天井,和前门的一半,天井和后门天井一样地搭着马口铁皮的雨庇,下面胡乱地堆着一些破旧的家具,小煤炉,板桌等等。这一楼一底的屋子一共住着五家。客堂间是二房东林志成一家,灶披间是初级教员赵振宇的房间,透过窗和门,可以看见和窗口成直角地搭着一张铁床,窗口是一张八仙桌,桌子对面是一架小行军床,门内里方的壁上是壁橱,筷笼等等,进门处是碎砖垫高了的煤炉,锅子,食具……失了业的洋行职员黄家楣住在亭子楼上,楼梯平台上放着一只火油炉子,这就是他们烧饭的地方。前楼只住着施小宝一个,她不开“火仓”,午饭夜饭都吃包饭。看不见的阁楼住着一个年老的报贩,常常酗酒,有一点变态,因为他老是爱哼《李陵碑》,所以大家就拿李陵碑当作了他的名字。

【客堂间是二房东住的地方,陈设比较整齐,从一张写字台和现在已经改作衣橱用了的一口玻璃书橱看来,可以知道林志成过去也许还是个“动笔头”的知识阶级。

【这是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服的黄梅时节。从开幕到终场,细雨始终不曾停过。雨大的时候叮咚的可以听到檐漏的声音,但是说不定一分钟之后,又会透出不爽朗的太阳。空气很重,这种低气压也就影响了这些住户们的心境。从他们的举动谈话里面,都可以知道他们一样地都很忧郁,焦躁,性急,……所以有一点很小的机会,就会爆发出异常的积愤。

【上午八点以前,天在下雨,室内很暗,杨彩玉正在收拾房间和已吃过了早餐的碗盏,葆珍独自向着桌子,按着一只玩具用的桌上小钢琴,眼睛热心地望着桌上的书本,嘴里低声地唱着。

【后门口,赵振宇的妻子正在门边买小菜,阿香挤在身边。赵振宇戴着眼镜,专心地在看报,阿牛收拾着书包,预备去上学。

【弄堂前后卖物与喧噪之声不绝。

▶教师向学生讲解舞台提示的作用。例如,剧作家在舞台指示语中展示的这个阴暗、拥挤、杂乱的特定的舞台人物活动空间,实际上是20世纪30年代最底层人生存空间的一个缩影,它显示的是最底层人在贫困、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存境遇。生活在这个弄堂房子中的五家人家过着他们各自的日子,他们有各自的烦恼,对于生活的无奈、悲哀和虽然渺茫但又不能不有的企盼。但是,他们所有的问题和烦恼,其实都聚焦于那个充满忧患且灾难深重的时代,都与他们共同的生活境遇密切相关,且都来自这一生存境遇的压力。

通过这出戏“反映上海这个畸形社会中的一群小人物,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从小人物的生活中反映了这个大时代,让当时的观众听到些将要到来的时代的脚步声”。上述舞台提示,可以帮助师生加深对于剧本立意的解读,也有助于我们对于剧情展开的具体环境的把握。

在早期西方戏剧中,舞台指示通常被压缩在最低限度。古希腊悲剧剧本就不包括舞台指示,人物所处的环境等都通过对话表达出来。西方现代戏剧则趋向使用比较详尽的舞台指示。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在这方面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的舞台指示常常长达数页,不仅包括大量精心描绘的布景说明,而且还包括极其详尽的人物说话时心理活动的解释与分析,甚至包括作者自己对人物所说台词的看法。

在剧本创作中,舞台指示的使用一般应以是否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导演、演员舞台工作者进行艺术创造为原则。好的舞台指示不仅能给剧本增添文学价值,而且能够造成浓郁的戏剧气氛,为舞台呈现提供广阔的天地。

▲导演艺术是综合的艺术

教师指导

导演艺术的综合是在统一的思想、艺术构思下的综合,是把剧本和各艺术部门(包括演员的表演)创造性地联合起来,以表达一个思想和艺术方面的统一构思。

导演艺术是以演员的表演艺术为中心环节的综合艺术。

▶一部戏剧作品在舞台上的完整呈现,让剧本这个睡美人苏醒过来,是要由导演为主导、演员为主体来呈现的。导演的艺术职能,概括地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舞台演出总体形象的构思和呈现;二是以演员的表演艺术为主体,塑造鲜明而又生动的人物形象,体现导演对人物总体形象的构思。所以导演应该把演员的表演艺术作为中心环节来组织演出,作为组织者的导演要把演出的一切工作尽收眼底,把演员的创造摆在首位,使他们和周围的环境融于一个和谐的整体;同时,演员表演本身就是诸多艺术因素的综合,它是舞台艺术中最有生命力的因素,是导演艺术中最深刻、最感人、最有艺术魅力的创作手段。

▶演员要与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呈现出一部优秀的剧目。

演员表演的空间性,要求各种视觉、听觉的艺术为他创造条件,以展现他的空间活动;演员表演的时间性,则要求其他艺术手段帮他更好地展现行动,展现思想发展的层次与过程。

导演艺术是以人物的舞台行动为轴线的综合艺术,舞台行动是综合艺术的支柱与核心。

演员的表演是在舞台行动中创造角色、通过体现人物的行动过程来创造形象的,综合艺术应围绕演员的表演、为演员的表演服务,其实质就是围绕舞台行动、体现角色的行动过程服务。

例如,舞台布景应该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形式来揭示或暗示出整个演出的概括形象和立意,但它的基本作用则是要为舞台行动提供典型环境、诗的意境和创造舞台行动的气氛,为矛盾冲突的发展和人物的活动提供有利的空间和支点,还要考虑到舞台行动的发展为人物一个又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活动提供有利的空间和支点。音乐为展现舞台行动创造典型环境,其中包含着体现民族、时代和地方的特色;渲染矛盾冲突的发展和戏剧情势的转折需要音乐;通过音乐来创造戏剧冲突、舞台行动的节奏与气氛,并渗透出演出的哲理;音乐在衬托语言时出现,应当补充、深化台词的内容,表达言语的未尽之意。

导演艺术是舞台艺术的综合,是能动性的综合,是和各种艺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从而产生新的艺术语汇。

▲导演艺术是组织舞台行动的艺术

导演艺术是帮助演员创造鲜明舞台形象,组织舞台行动的艺术。

导演艺术是各种艺术的创造者与组织者,是演员的良师益友。

行动性是导演艺术的基本特质,是导演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根本性质,并且体现在舞台表演的全部过程中。

导演应有序组织舞台行动,同时要符合逻辑、强调层次,能够准确熟练地组织舞台行动。

导演艺术是预先精心设计并在演出中不断做出调整,直接与观众探讨生活的艺术。

课堂作业

以经典剧本《哈姆雷特》为例,如果你是该剧的导演,你会做些什么准备工作?

◎导演漫谈

·导演:既是美的也是魅的

“美”和“魅”这两个字非常有意思。“美”这个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吃羊肉很鲜美。我认为这个字是个会意字,它是会意一个人举着羊献给上天。同理,“義”(“义”的繁体字),善,也是这个跟“羊”祭祀同源的会意字。另外还有一个字叫魅力的“魅”,是“鬼”和“未”组合在一起——人没有成为鬼的那种状态,当然就要有魅力得多了。

“鬼”在中国也不是个贬义词。在甲骨文里,它是一个人跪在田野里向四方磕头。甲骨文应该是中国最早的以词达意的意思——“鬼”:一个人在田野里向四方磕头。向谁磕头?向那些精灵磕头,向自己的祖先磕头,所以说“鬼”的世界实际上是和人很近的。

不同书中收录的“鬼”字(部分)

中国人还有一个字跟“鬼”相对应,当然就是“神”。

“神”这个字在金文里面比较多,就是青铜器铭文,在甲骨文里少,这是因为甲骨都是通阴的,通鬼的,而青铜器它是祭天祭神的,所以金文“神”就是祭祀的“示”字旁——祭台,加上一个闪电,秦统一后这个闪电变成大篆的“申”,“电”字上下的两个弯儿,没有了。它其实不是“申”而是“电”——闪电是天上来的力量,代表了“神”。需要人在祭台上用青铜器正式献祭,这是神。

不同书中收录的“神”字(部分)

中国人把“神”和“鬼”分得很清楚——天神、地祇。“神”是上天自然的最核心的力量;人死以后的世界称为“鬼”的世界。“祇”这个字是在祭台加上姓氏——列祖列宗,是人鬼的世界,不是天神的世界。

天、地、人,古人把这三者分得很清楚。

鬼魅的“魅”是人的,属人鬼的。美好的“美”,属天的,它是神的世界。你知道美丽的“丽”也是跟天有关,风和日丽——跟太阳有关,跟这种中国特有的远古崇拜有关。天神地祇这两个崇拜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创作中的神来之笔,灵感的源头。一度创作,二度创作,不管是什么创作,只要是戏剧创作都必须要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献给神献给人,既是美的也是魅的。

这两者的合体,就是导演追求的最高的任务——既是美的又是魅的。在这样的一个统领下,舞台调度、舞台时空间的转换,各种戏剧的结构,表现风格,包括编、导、演的各种技巧等等,才能得以生根开花。

一个导演有了这样的意识,再加之他要具备编、导、演,甚至管理的各种技能知识,他才能够是一个相对完善的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