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前的准备工作
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一个剧目在排练阶段的准备工作有基本的了解,形成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一个良好的排练环境需要所有成员的集体努力营造,学生通过自主制定工作规则,拥有集体荣誉感,具备积极主动地遵守和维持纪律的能力。
教学内容提要
▲准备工作
主题引入
教师询问学生舞台管理的职能。学生自由讨论(建议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讨论结束后学生发言,教师再进行引导,向学生传递概念。增加课堂互动性,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师指导
安排和布置排练场
▶首先需要一个合适的排练场地,学校常用的排练场地一般有会议室、多功能厅、音乐舞蹈教室或者专门为排练节目安排的排练教室。
▶教师需要提醒各舞台管理组的学生,选择和借用场地的注意事项,如下图所示。

准备排练用品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作为舞台管理人员进排练场应携带的排练用品,根据临时图表准备排练用品。
▶办公用品:

▶文字资料:

注:带有*号的为排练必需品。
制定排练规则
▶教师需要引导各舞台管理组制定一份工作规则,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怎么做、不要做什么。
▶涉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维护场地卫生、排练用品,遵守时间,注意着装,规范举止行为,与他人良好沟通等。
▶教师让学生们进行突发情况的情境演练,如演员迟到、在排练场因为意见不同而发生口角等。
▲安排日程
教师指导
安排日程的重要性
教师询问学生的日常安排,由此引出安排日程的重要性。可以使剧组所有成员按照日程相互配合工作;可以按照日程检查工作确保各个工作环节相互衔接。
舞台监督安排日程的主要工作
教师向学生介绍舞台监督安排日程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即把剧组所有的关键工作日程记录下来并安排解决,协助导演排练计划。
排练日程表
制定一份排练日程表,按照时间来安排排练日程,检查各项工作的进展。(可参考管理附表6排练日程表)
课堂作业
▶学生个人作业:舞台管理组在排练前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学生分组作业:根据课上教师的引导分组制定工作规则,各舞台管理组自行制定规则并主动遵守规则。制作工作规则的目的是什么?在制作工作规则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管理漫谈
·制作与编剧:首先解决好版权问题
一般来说,制作主要有三层关系,我把它称为:重要的铁三角关系。一旦制作人建立好这个铁三角,实际上,整部戏剧制作就已经进入一个比较专业的、良性的状态。
第一层:制作与编剧。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戏剧作品,从制作人的角度看,它首先要解决的是版权问题。在制作人制作过程中,这算是最复杂的问题。首先,我们现在的剧目以改编为主,而这个改编的素材,往往都是来自各种各样的文字作品。其中文学作品,改编得最多,也最传统。很多古希腊戏剧都是由史诗改编的,那个时候不存在版权,但它依然有一个改编的过程。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俄狄浦斯王》,要把一个叙事性的史诗改编成诗,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悲剧。
今天我们所说的悲剧,实际上是把过去的叙事体史诗戏剧化。也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从时空间的结构上,把史诗的顺时发展结构变成锁闭式的结构。这个改变是很大的。从“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样叙事,变成“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改编规律。既然要改编,就一定有人来操刀,这个操刀的人,在今天,我们就把它称为编剧。
大量的戏剧作品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来。在今天都要牵涉版权问题,大家要有一个概念。什么叫版权?原创者创作作品需要智力付出。版权就是你在商业化使用这种智力付出的时候,就要给原作者支付一定的酬金,而且要公平合理且按照市场规律付出的酬金。通过付出酬金而取得作品的权利单位或者个人,我们就称为版权所有者。如果是翻译作品,还包括翻译权,因为翻译本身就有形式上和智力上的付出。我们都知道,一个观念、一个思想,它是没有版权的。但是怎么表达这个观念,怎么表达这个思想,它是有版权的。它是有付出、有特点的,它包含着个人的劳动,也是个性化的创作。只要是别人的原创,就会牵涉到版权问题。这是一个制作人想要做一个剧目,最早碰到的问题。
制作人本身也要具有一定创意策划的能力。你要懂行,不然你就会被蒙,如果版权所有者拥有足够的资本,想要做一部剧,就一定得找专业人员来帮他完成这个事儿。尤其是艺术创作,它是一个很复杂的工程,这些资本更需要找一个内行人来运作,这个人就是制作人。你作为一名制作人,就相当于是资本和主创团队之间的桥梁,就必须对这个专业要有所了解。
除了文学作品改编以外,其他的一些文字,比如一首诗歌、一篇报告文学、一个新闻、一个事故、一个案件等,都可能成为一个剧目的素材。在这里面,牵扯到的所有关于版权的问题,都需要制作人去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