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剧场
理论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进入剧场后会遇到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需要具备剧场安全意识。这一实践环节非常考验学生,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提要
▲进入剧场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指导
在这段时间,舞台监督协助灯光和布景部门装台、指导舞台工人练习切换、配合导演进行技术合成和彩排,正式进入演出阶段。在进入剧场前,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先设立一个目标,把目标通知到剧组的所有人员。学生能够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进入剧场。
换场、换装的准备工作
▶换场准备:向剧组人员提交转换表,检查景片、大小道具是否准备好,专门针对换景进行排练,责任到人,以便把控时间。以参考换场表为例(可参考管理附表9道具迁换表),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换场表中要将搬上和搬下的物品列举清楚。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问题:
·换景人员的穿着规定,在舞台上必须穿黑色服装和鞋子;
·在合成前一定要安排好换景人员的分工。
▶换装准备:确保换装能及时并正确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服装间的安排工作
教师需要提醒学生在演出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服装间的安排不当,也会影响演出的顺利进行。(可参考管理附表8服装间安排表)
舞台各部门准备就绪,灯光设计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准备观看连排。
▲正式进入剧场
教师指导
教师需要向学生强调安全第一,进入剧场后安全必须有保障。引导学生了解进入剧场后舞台监督的准备工作。组织各部门进场。
舞台监督需要准备的工具
▶装台所需的平面图、道具放置表、吊杆悬吊位置。
▶各种材料和工具,包括皮尺、黑色胶带、彩色荧光胶条、工具刀、棉绳、小手电、盒尺、纸、记号笔、铅笔、螺丝刀、计时表等。

舞台监督的工具
舞台监督的准备工作
▶布景位置:确定布景在舞台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贴地标:用彩色、荧光胶条做标记。
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标记的规范:
·暗场切换的布景或固定演员的位置,可使用荧光胶条做标记。
·在所确定的位置上用5厘米长的彩色胶条做标记。
如下图所示,例如,大道具的四个角可以做4个“└”形标记,也可以做2个“└”形对角标记,放置布景的顶端位置可以做“┬”形标记,其他小道具可以做“+”形标记。
![]()
贴地标
▶指示路标:舞台两侧及后台通道做箭头指示路标。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找到从化妆间到舞台最便捷的道路,用荧光路标指示出来。方便演员熟悉路线,以免演出时迷路,影响演出顺利进行,如下图所示。

指示路标
▶进入剧场之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进入剧场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管理漫谈
·制作与编剧:因地制宜,做好校园戏剧
我们戏剧教育专业的同学,以后很可能面临制作人的相关工作,甚至也可能既是编剧又是制作人。
作为校园的编剧要解决的,往往是戏剧进课堂的剧本问题。一般来说,在中小学,我们都是以课本剧为主。怎么才能做好课本剧?我们在这套教材中专门为大家准备了一本《中外经典诗歌散文剧本集》,里面有古诗,比如《静夜思》;有成语,比如“黔驴技穷”“杞人忧天”;还有一些经典的剧本,比如《哈姆雷特》《雷雨》《北京人》等。我们还把这些经典做了简编,可以很好地为我们的戏剧教育教师提供素材。
作为制作人,一定要了解这些经典作品的简编问题。因为你在教室里、在课堂上排戏,在一个学校、一个礼堂排戏和职业剧团在剧场排戏是完全不一样的。职业剧团都不会像学校那样排戏。在课堂上,你得把学生根据他们各自的情况按各职能部来分组,让他们各司其职,全体参与。作为制作人,你必须要解决好剧本进课堂的基本状态,你得去组织。
从制作的角度看剧本,一定要关注这么一些问题:在课堂上,剧本中的剧情是否能够覆盖全班同学表演?在课堂中,是否可以把《静夜思》中的椅子、月亮、中秋的柳树等都变成角色,都让小朋友来扮演?从制作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剧本改编,就成为了你制作重要的一环。也就是说,你应该从制作的角度去看剧本中的人物,来为学生分配角色。这个剧怎么才能符合学校的特色,怎么才能符合班级同学的特色等,方方面面结合起来,还要考虑这么几点:
这个学校在哪里?内地的学校和沿海的学校,山区的学校和平原的学校,肯定是不一样的。我怎么找到一些跟我这个班级和我所在的学校有关系的结合点?比如,学校在北京房山,他可能想写北京房山的一些故事,我应该怎么来把北京房山和我所在的学校结合起来?我们在北京房山做过一个项目,就是要把房山区当地的历史故事、抗日故事结合起来。讲房山的故事,又由房山的学校来演,大家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因此,我们作为校园戏剧制作人,就要考虑到选材要因地制宜。
另外,你肯定还要考虑这个学校的情况。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认知是有差距的。比如,戏剧课堂,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是以课堂的形式讲授,还是以社团的形式讲授?如果作为全校的戏剧活动,我又应该用怎样的授课方式?这都是制作人员考虑的问题。此外,校本戏剧课和校园戏剧活动是不同的。课堂是每周有一次戏剧课,在戏剧课上你应该要排什么,要有怎么样的教学呈现?这是从课堂的角度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作为全校的活动就要考虑更多。比如,这个学校就在房山山脚下,在抗日的小村庄旁边,你肯定就把这个剧目作为全校戏剧活动的重点,你可以参加以区、县为单位的戏剧比赛,甚至能收获一个好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