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二)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二)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类

课程属性:综合类

总学分:__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6/46

开课部门:

修读对象:__专业__年级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制定时间__年__月

编写说明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结合戏剧与影视类学科的教育实际,对戏剧与影视艺术进行分类的性质依据,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将戏剧与影视类艺术专业进行整合,推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展开戏剧与影视类专业的学习;课程分为四个板块:声音与形体、假装模仿扮演、编剧导演管理、综合实践;四个板块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成建制、有理念、有系统的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

1.课程名称(中文/英文):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

2.课程性质:必修/选修/辅修

3.总学时/学分:72

4.理论授课学时/实践(上机)学时:26/46

5.预修课程:

6.修读对象(专业、年级):

7.课程教材:

▲陈珂编著.《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假装·模仿·扮演》;

▲陈珂编著.《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编剧·导演·管理》;

▲陈珂编著.《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声音与形体》。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课程分为四个部分(各1课时):①声音与形体;②假装·模仿·扮演;③编剧·导演·管理;④综合实践训练。

1.声音与形体部分是实践课程,包括声音与形体的基本功训练、表演唱训练、戏曲身段组合、民族与现代舞组合等。主要训练作为舞台艺术工作者的基本功与作为一名戏剧教育教师最基本的示范能力。

2.假装·模仿·扮演板块以实践课为主,通过一系列科学表演元素的训练,将外观与内省相结合,将技术技巧与人格塑造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塑造完整人物形象的能力。

3.编剧·导演·管理板块以理论课为主,实践课为辅,通过对戏剧理论知识的学习,打通舞台艺术各部门的关系。在深入理解戏剧的同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意策划与管理能力,提升学生对戏剧鉴赏力与审美能力。

4.综合实践训练全部为实践课程。整个动态的创造过程中涉及剧本创作、场面调度、舞美设计、管理制作、推广运营及发布会、研讨会等校园戏剧课堂与戏剧活动中的诸多事务。培养学生作为一名戏剧教育教师的综合实战能力。

本课程对学生相关知识、实践能力的分类考核标准如下表:

三、教学模式及学时分配

四、课程考核方式

(一)考核方式:

相关编剧·导演·管理理论闭卷考试;

相关声音与形体、假装·模仿·扮演实践汇报考试。

(二)考试内容:

1.基本功展示;

2.理论知识;

3.剧目展示汇报。

五、说明

1.课程任务: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戏剧与影视工作者或教师,培养戏剧与影视专业应用型人才。课堂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启发式、交互式、激活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戏剧与影视素养和审美趣味,培养学生通识能力和组织戏剧与影视课堂、开展校园戏剧与影视活动的能力。

2.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重点:①假装·模仿·扮演;②编剧·导演·管理。

难点:①假装·模仿·扮演;②编剧·导演·管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无。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无。

第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声音与形体组合练习,强化声音与形体基本功,为表演打下基础;

·理解戏剧的起源,表演艺术的实质;

·理解导表演的关系,导演的核心;

·排演经典剧目,师生共同完成创作。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盘坐冥想;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三位一体,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形体基本功:

▲形体拉伸组合。

二、声音基本功:

▲声音训练组合。

三、瑜伽:

▲盘坐组合。

第二节 模仿·假装·扮演

一、从人类文明溯源戏剧与表演:

▲中西方戏剧在专业分工上的区别。

二、表演艺术实质:

▲三位一体;

▲形象是从演员身上诞生;

▲第一自我与第二自我。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导演与表演(一):

▲导表演关系;

▲导演的核心。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鉴赏,讨论,阅读剧本:

▲熟读剧本,查阅相关资料。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二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和发声方法、学习芭蕾擦地组合,了解角色的哭与笑;

·进行假装板块的实践延伸出即兴小品;

·理解剧本分析的方法,场面调度与演员表演;

·围读剧本,了解剧目创作背景。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擦地组合,角色的哭与笑;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即兴小品练习。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芭蕾训练:

▲擦地组合。

二、气息综合练习:

▲气息的控制;

▲偷气。

三、音阶练习:

▲跳音练习;

▲连音练习。

四、角色的哭与笑:

▲符合人物的个性特征;

▲遵循行动激发情感的原则;

▲给观众以美感。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假装丢失文件;

二、假装电脑死机;

三、以“办公室”为主题进行即兴小品练习。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导演与表演(二):

▲场面调度与演员表演;

▲物质空间的选择。

二、剧本分析方法1:

▲什么是“时代背景”;

▲作者创作剧本的时代背景。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剧本分析1:

▲围读剧本;

▲了解剧目创作背景。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三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进行声音与形体综合练习,学习哭与笑的基本要领——气;

·掌握剧本分析方法2,理解戏剧的核心本质;

·理解Cue点,掌握训练演员的方法;

·排演经典剧目,确定、判别舞台事件,理解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哭与笑的基本要领——气;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Cue点。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声音综合训练;

二、哭与笑的基本要领——气;

三、形体综合训练。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表演与编剧1:

▲编剧与表演的关系;

▲戏剧的核心本质。

二、表演元素练习。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导演与表演(三):

▲Cue点;

▲训练演员方法;

▲契合时代的主题。

二、剧本分析方法2:

▲剧中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什么是剧本中的“主题”。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剧本分析2:

▲确定、判别舞台事件;

▲理解剧作家所要传递的思想感情。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四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发声方法及吐字归音技巧,学习哭与笑的基本要领——声;

·进行圆场练习,学习剑指;

·以模仿练习为主,穿插具有创造性的扮演内容;学习剧本分析法3;

·理解剧组“一棵菜”精神;

·排演经典剧目,进行导演构思。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哭与笑的基本要领——声,剑指;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我是我”——训练演员表演的第一观念。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吐字归音练习:

▲开口呼;

▲齐齿呼;

▲合口呼;

▲撮口呼。

二、哭与笑的基本要领——声;

三、戏曲身段:

▲基本站姿、圆场;

▲剑指。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模仿图书馆里的人;

二、模仿体育馆里的人。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导演与表演(四):

▲剧组“一棵菜”精神;

▲导演与表演、编剧、管理的关系。

二、剧本分析方法3:

▲什么是“主题思想”;

▲怎样才能把握住剧本的“主题思想”。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导演构思:

▲确立全剧的贯穿思想和最高任务;

▲确定全剧的总体处理原则;

▲灌输“剧组”意识,熟悉岗位职能,分组,敲定角色;

▲撰写人物小传。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五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哭与笑的基本要领:形,兰花指、身姿;

·理解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掌握作品分析和人物分析;

·理解制作的三层关系;

·排演经典剧目,组织舞台调度,厘清人物关系。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哭与笑的基本要领:形,兰花指、身姿;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组织舞台调度,厘清人物关系。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哭与笑的基本要领:形;

二、戏曲身段:

▲云手、脚步;

▲兰花指、身姿。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表演与编剧2:

▲作品分析与人物分析;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制作的三层关系:

▲制作与编剧;

▲版权与版权所有者;

▲剧本题材选择;

▲制作人具备的素养。

二、人物关系的变化过程:

▲角色的行动发展线索;

▲角色贯穿行动与最高任务。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初排1:

▲根据剧本内容组织舞台调度;

▲厘清人物关系。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六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台词训练的方法,理解角色的气息运用与变化技巧;

·学习戏曲身段的弓步和马步;

·以戏剧游戏和假装、模仿为主,穿插具有创造性的扮演内容;

·掌握编剧·导演·管理基础知识;

·排演经典剧目片段,师生共同完成创作。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弓步,马步;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人物分析方法1。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台词训练:

▲一思考一呼吸;

▲边思考边默读;

▲小声的真实;

▲大声地倾诉。

二、角色的气息运用与变化技巧:

▲角色气息的运用是演员外部体现手段中的综合贯穿性技巧;

▲角色气息的活动变化是人之常态;

▲舞台上气息运用的原则;

▲气息运用的具体方法。

三、戏曲身段:

▲弓箭步;

▲马步。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假装失去味觉;

二、模仿餐厅经理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管理三部曲:

▲创意与策划;

▲演出与制作;

▲宣传与营销

二、人物分析方法1:

▲角色内外部性格特征;

▲角色与其他人物的关系。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初排2:

▲熟悉舞台调度。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七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学习戏曲身段中的蹲姿和卧鱼儿;

·理解导表演的关系和交叉点,学习人物分析方法2;

·理解戏剧管理者的职能和需具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蹲姿,卧鱼儿;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戏剧管理者的职能。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戏曲身段:

▲蹲姿;

▲卧鱼儿。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表演与导演:

▲表演与导演的关系;

▲表演与导演的交叉点。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戏剧管理者的执行力:

▲戏剧管理者的职能;

▲戏剧管理者需具备的能力。

二、人物分析方法2:

▲角色在全剧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初排3:

▲熟悉舞台调度。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八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正确呼吸法及气息运用的具体方法,学习起霸;

·以假装为主,学习人物设计的方法1;

·了解戏剧管理者的判断力;

·排演经典剧目,制作服化道。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气息运用的具体方法;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假装中彩票,假装下雨没带伞。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气息运用的具体方法:

▲自然呼吸、偷气、换气;

▲后腰式呼吸的三种方法。

二、戏曲身段展示:

▲起霸。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假装中彩票;

二、假装下雨没带伞。

▲理解人物语言;

▲感受人物情感。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戏剧管理者的判断力:

▲管理者需要晶体智力的发展。

二、人物设计方法1:

▲设计人物形象。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制作1:

▲分析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与特色;

▲舞台布景制作、服装制作、设计妆容造型。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九章(期中考试小结)

根据教学班级具体情况进行小结及汇报演出,点评和打分。

第十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话剧语言特点1,学习单刀姿态技巧;

·理解表演与管理的关系,学习人物设计方法1;

·理解制作与导演的关系;

·通过人物小品练习,把握特定人物关系下行动的展开。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脚位以及基本舞姿;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人物关系小品练习。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话剧语言特点1:

▲行动性;

▲性格化。

二、单刀姿态技巧练习;

三、诗经表演唱1:

▲《晨风》歌曲鉴赏。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表演与管理:

▲表演与制作间的经济关系;

▲表演作息时间安排与制作筹划;

▲表导演与制作在舞美设置中的连接点——制作会;

▲演出与排演前期的准备工作。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制作与导演的关系:

▲管理者与导演的无缝对接;

▲管理具备的核心能力。

二、人物设计方法2:

▲“体验”及“体现”的方法;

▲人物“内部性格”与“体验”的关联;

▲人物的感情“浓度”与“体验”的关系。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人物关系小品练习;

二、经典剧目制作2:

▲音乐音响制作;

▲道具制作;

▲灯光设计。

三、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一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话剧语言特点2,进行《晨风》歌词诵读;

·通过假装、模仿板块进行人物性格小品练习;

·理解戏剧管理者的工作性质,营销总监需具备的能力;

·通过人物小品练习,把握特定人物关系下行动的展开。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话剧语言特点2;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深入地了解人物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话剧语言特点2:

▲感情充沛;

生活凝练。

二、诗经表演唱2:

▲《晨风》歌词诵读。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假装被父母批判;

二、模仿叫卖的大爷;

三、人物性格特征小品。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戏剧管理与营销(商业)、营运(公益):

▲戏剧管理的工作性质;

▲营销总监需具备的能力。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细排:

▲引入规定情境;

▲站在角色的角度思考;

▲深入地了解人物性格和人物之间的关系。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二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1,学习单刀花技巧练习;

·理解并学习演员如何塑造角色,进行人物关系小品的练习;

·理解营销推广的职能及制作人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人物小品练习,把握特定人物关系下行动的展开。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单刀花技巧练习;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1:

▲语言行动的分析。

二、单刀花技巧练习;

三、诗经表演唱3:

▲《晨风》歌曲识谱跟唱。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演员如何塑造角色:

▲演员与角色的矛盾;

▲表演的人格面具;

深刻体验人物。

二、人物关系小品。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制作与营销推广:

▲营销推广的职能;

▲营销推广的对象;

▲制作人需解决的问题;

▲制作人需具备的能力。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宣传1:

▲分幕细排;

▲设计戏票。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三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2;

·通过假装、模仿板块练习进行戏剧人物小品的练习;

·理解如何写好推广运营的策划案。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晨风》歌曲演唱;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如何写好推广运营策划案。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2:

▲潜台词的挖掘。

二、诗经表演唱4:

▲《晨风》歌曲演唱。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假装衣服穿反;

二、模仿带货网红;

三、戏剧人物小品。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一、制作与营销推广:

▲营销推广的职能;

▲营销推广的对象;

▲制作人需解决的问题;

▲制作人需具备的能力。

二、如何写好推广运营策划案:

▲核心用语;

▲现实意义;

▲项目意义;

▲具体措施。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宣传2:

▲分幕细排;

▲设计海报。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四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3,学习单刀姿态组合;

·通过性格论演员表演;

·学习舞台调度图的设计和导演台本的设计。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单刀姿态组合、表演唱队形设计;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舞台调度图、导演台本。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3:

▲内心独白的寻找。

二、单刀姿态组合练习;

三、诗经表演唱5:

▲歌曲分声部演唱;

▲队形设计。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从性格论演员表演:

▲假定性与表演的“真实”;

▲“真听、真看、真感受”;

▲中国戏曲表演的假定性;

▲表演中的即兴与新鲜感;

▲写实与写意/表现与体验。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导演与管理(一):

▲舞台区位;

▲舞台调度图;

▲导演台本。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人物性格特征小品练习;

二、经典剧目连排1:

▲服化道、灯光、舞美、布景、音效同步展示;

▲连贯演出。

三、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五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舞台是行动的艺术1;

·以假装、模仿为主进行表演综合训练;

·理解场记和舞台监督的分工。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诗经表演唱6;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表演综合实践。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舞台语言行动的艺术处理1:

▲话剧语言的特点;

▲处理角色台词的基本方法。

二、诗经表演唱6:

▲舞台调度及空间练习。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假装心惊胆战;

二、模仿法庭里的人;

三、表演综合实践训练1。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导演与管理(二):

▲导演与场记的对接;

▲舞台监督的分工;

▲导演对演员的管理。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剧目赏析:《猫》

二、经典剧目连排2:

▲服化道、灯光、舞美、布景、音效同步展示;

▲连贯演出。

三、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六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舞台是行动的艺术处理2,学习双刀枪打斗组合;

·理解回归经典性格;

·理解校园戏剧所面临的困难。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诗经表演唱7;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表演综合实践训练2。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舞台语言行动的艺术处理2:

▲对角色台词的分析与理解。

二、双刀枪打斗组合练习;

三、诗经表演唱7:

▲分声部排练。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一、回归经典性格:

▲经典性格是集体无意识的积淀;

▲经典性格给一代代创作者以灵感;

▲经典性格给人类带来深刻启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二、表演综合实践训练2。

第三节 管理

导演与管理(三):

▲台前幕后易出现的问题;

▲校园戏剧所面临的的问题。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剧目赏析:《麦克白》

二、经典剧目彩排1:

三、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七章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正确的呼吸法和发声方法、舞台语言行动的艺术处理3;

·以戏剧游戏和假装、模仿为主,穿插具有创造性的扮演内容;

·掌握编剧·导演·管理基础知识;

·排演经典剧目,师生共同完成创作。

【教学重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脚位以及基本舞姿;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我是我”——训练演员表演的第一观念。

【课时安排】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实践1节;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理论0.5节,实践0.5节;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理论1节;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实践1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声音与形体

一、舞台语言行动的艺术处理3:

▲对角色台词的表达与体现;

二、形体综合训练;

三、诗经表演唱8:

▲彩排。

第二节 假装·模仿·扮演

表演综合实践训练3。

第三节 编剧·导演·管理

制作与导演、表演:

▲校园戏剧的导表演与制作方面的问题;

▲制作人的职能。

第四节 综合实践训练

一、经典剧目彩排2:

二、分组作业,互动讨论,提问解答,教师点评,剧目排练。

第十八章(期末考试总结)

根据教学班级具体情况进行总结及汇报演出,点评和打分。

编写人:         日期:

专业负责人签字:

院长/校长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