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读

教师必读

戏剧管理永远都是服务型的管理。戏剧管理服务于艺术作品整个演出制作的流程。也就是说,戏剧管理要服从于艺术的规律,同时又不能凌驾于艺术家之上。

现在很多制作人对艺术的干涉过多,这对一个艺术作品本身来讲是不利的。戏剧的管理永远不是居高临下的控制型管理,而是服务型的管理,这是戏剧管理最根本的特点。当然,管理本身就是控制。服务型控制和控制型控制,这两者之间的区别非常大。在很多比较先进的、科学的戏剧管理活动中,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服务型管理。在服务型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控制,而不是过度的控制,这是戏剧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在校园戏剧活动中,管理往往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很容易变成控制型管理。学校领导教育部门等外行领导的控制,都会成为戏剧作品创作的短板。在大量的业余戏剧活动中,实际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外行领导内行的情况。因此,校园戏剧演出制作的管理者要将管理协调好。作为戏剧管理者,作为一个内行,一定要学会协调。我们要给戏剧艺术家、戏剧作品的主创人员,留出一个更好的、符合艺术规律的空间,自己承担更多的协调问题。

当然,校园戏剧的管理除了外部的架构,还有戏剧管理的内部内容。比如校园戏剧活动会牵涉很多方面,有政府、宣传部门、校方、社会、家长等。全世界青少年儿童的戏剧一直都有很多禁忌,也有很多社会在方方面面的诉求和目的。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校园戏剧或者说戏剧教育活动中的管理和专业院团、专业剧场的管理,完全是两码事。

一个管理者除了学会内部的戏剧管理的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去接触社会学、人事学等。戏剧外部的工作,往往比戏剧内部的工作要更多、更复杂。所以一个戏剧管理者在面对校园戏剧的状态时,一定要有一个先行的观念——戏剧管理者对教育系统、青少年心理、家长心理、社会的预期和诉求都要有了解。戏剧管理者既不能为艺术而艺术,也不能为满足各种诉求而满足,要在戏剧管理时进行各方面的协调。

校园戏剧的管理,需要我们的戏剧教师有超越其专业的能力和水平。这就是管理板块最重要的核心理念。在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再来学习戏剧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常识,才会更有效、更具有实践和应用的价值。

管理制作是最具综合性的一个板块,也是实践比较多的一个板块。对中高级阶段演出制作课程的设计,在此提供一些知识点和相关内容作为参考。

该阶段,学生要了解演出制作的知识,包含创意策划、演出制作及推广营销三部分。教师授课时,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如何为他人着想,提升团队合作力。

戏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单打独斗是不能完成的。它需要各个部门的有效配合。教师在该阶段可运用实例讲解说明。从如何运用知识到具体实践,都需要教师与学生教学相长,共同努力和配合协调。每节课需要同学们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在整个演出制作过程中,舞台管理始终是合作的整体。服务型管理强调工作中的团队精神,以及每个成员的责任感。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团队合作的力量和团队荣誉感,能够举一反三,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遇到类似或不同情况时,具备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这是管理板块教学目的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