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必读

教师必读

《戏剧教育教学法及实用教程》是一套成体系、成建制的教材。这套教材一共有三部分——《声音与形体》《假装·模仿·扮演》《编剧·导演·管理》,共分为八个板块。掌握这八个板块的内容,你就可以做一个相对合格的戏剧教育教师。

我们编著这套书的初衷,是让本科学习戏剧教育相关专业的同学,能够比较成系统地掌握戏剧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点、知识面以及知识线索。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戏剧教育教学法体系中的编剧·导演·管理与职业编剧·导演·管理的区别与共同之处。比方说,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编剧,首先面对的是中小学课本。改编课本是各个学校较大的诉求。戏剧教育体系中的编剧,还要为学校做一些原创剧本。要将当地故事、传说以及特点结合在你的剧本中,要因地制宜地选材。再有,改编经典。改编经典应该是校园戏剧的重点,经典里往往传达着人类特有的精神思想和道德情操。因此,改编经典也就成了戏剧教育的老师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以上八个板块是特意设计的。专业院校的教学模式是“一进专业定终生”。学编剧,就一直学编剧,学导演就一直学导演,分工很明确。它培养的是专业的、高端的、职业的戏剧人才。戏剧教育不同。一个几千人的小学,往往只有一名戏剧教育的教师。戏教教师到幼儿园、小学、中学去,都会发现自己是孤零零的。他要面对全校几千名学生,几十个班的戏剧教育课,还要面对学校和教区的各种活动和节日演出。

戏教教师必须是全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从声音与形体、表演到编剧·导演·管理,都要负责。他还得去同家长打交道,甚至还要去管行政。如果学校要参加地区的戏剧节、艺术节等,他还得去跟各级教育机构沟通。要培养戏剧教育全能型的人才,就需要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触类旁通,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本科毕业的戏剧教育教师,就必须掌握基本教学框架。如何组织戏剧教育课堂,这很重要。举个较简单的例子,大学、硕士甚至博士毕业的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以后,较大的问题不是他的知识储备,而是有了一本教材,怎么给学生上课。这是一个较核心的问题。

根据这一现实情况,我们将本教材内容整理为课程教学大纲。

戏剧教育课程内容板块分为几个大类,各1课时:

1)声音与形体;

2)假装·模仿·扮演;

3)编剧·导演·管理;

4)综合实践训练。

第一类课程——声音与形体。这类课以实践为主,每堂课都要练习。形体教学必须要在带有把杆的教室。教室没有把杆怎么解决?可以用移动把杆。

声音与形体这门课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创编声音与形体组合。《诗经·表演唱》就是较好的例子,里面有白话、朗诵和译文。教师还可以把《诗经》作为叙事载体,把台词和表演融入其中。用《诗经》朗诵和组合式的表演唱来把声台形表打通。

第二类课程——假装·模仿·扮演。这类课一半是理论,一半是实践。实践部分必须要在排练室完成。

第三类课程——编剧·导演·管理。这类课是纯理论课程,需要布置作业

第四类课程——综合实践训练。也是1课时实践课。前面八个板块要落实在这类课程中,主要是进行剧目排演的综合实践。学生分小组,舞台艺术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完成一场完整的剧目演出。

完成全部的教学内容需要一学年。一个学年有36周,一学期18周,每周4课时,一学年一共144课时。

一般来说,现在的学校差不多是30个学生一个班。在戏剧教育课上,我们把30个学生分成六组,5人一组。分成5人一组是非常有讲究的,5个人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演出组。

中国的传统戏曲中有生、旦、净、末、丑五种行当。

生,是戏曲中正派的男性角色,分为小生、老生(须生)等。

旦,是戏曲中的女性角色,分为正旦(青衣)、花旦、闺门旦、彩旦、刀马旦等。

净,是戏曲中的中年男性角色,分为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是戏剧中的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一般是饰演老年的正派角色。

丑,是戏曲中的喜剧角色,可以分文丑和武丑,男丑和女丑。

生、旦、净、末、丑,5位角儿,组成了中国较重要的戏班的班底。我们戏剧教育课堂的分组也是如此,5人一组,刚好可以组成一个小戏班。

我们的教学和学校安排的校历是有区别的。学校的校历,是把期末考试加两周。我们很多是实践课,期中和期末一定要各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考试。期中考试可以叫“阶段性问题测评”或者“阶段性考评”,期末考试叫“汇报演出”。我们很多老师不会上课,原因就是排课不科学。

戏剧教育教学法,实际上就是把全部与戏剧相关的知识打通。将声音、形体、假装、模仿、扮演、编剧、导演、管理,八个板块糅合在一起。一个班30人,6个组,每组5人,每周轮值。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戏剧教育的做法,由演员自己做编、导、制作人、舞台监督、剧务、场务等事务性工作。生旦净末丑,这5个人都要参与。

这样,我们就把整个在32周的行课和4周的考试,融于一体。

本课程真正的窍门和核心,是学生给自己上课,老师只作为引导者。教师在做完教材的教纲教案后,全班6个组同学自发讨论,领取课题。教师不参与分配。小组成员全部由抓阄决定,这样的组合相对公平。当然,如果说这个班男生很少,女生多,我们就想办法,尽量做到男女生分配均匀。体现公平,在戏剧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6个组领取自己的教学任务后,每组学生都要自己组织好表演、导演、管理的相关工作,要学会自己钻研,扩展知识面。

这个方法,是根据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心理依据得来的。这种依据叫作“自我决定”。只有自我决定,才可能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内驱力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这种可能性。

上课之前,各小组都要提前进行备课磨课。教师在课上要组织学生讨论,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做必要的示范和点评。这是作为一个合格的艺术类教师必须做的。你要示范,示范怎么压腿、怎么发声等;你要有点评,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你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辅导,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这是非常重要的。这种新式的课堂,新式的教学法,教师必须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想法。我们教学的支点就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自我决定产生内驱力”。

我们现在整个的教学,尤其是艺术教学,几乎泯灭了学生的个性。这样怎么可能产生艺术?这样教出来的是匠人,是会表演、会编剧的匠人,他不可能成为艺术家,充其量就是一个相关的工作者。知识固然重要,可是真正要使知识发挥作用,必须要关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课堂一定要充满个性化、风格化、自主化。只有把这三条做到,课堂才有意义,否则空有一堆书本也毫无价值。

这里有两个特别重要的问题。第一,一定要在课堂上贯彻经典,改编经典。经典,这是我们现在课堂特别缺失的。改编,即新创。既要有经典,又要有新创。这两者成为我们期中和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即综合实践训练的核心内容。经典新创要贯穿在我们的4个课时当中。第四类课尤其重要。前面八个板块真正落实在第4个课时中——经典及改编。

第二点要注意的,就是瑜伽开筋——肢体安全。我们的学生基本上都是16岁到19岁,缺失童子功。现在很多舞蹈课,包括瑜伽课堂都直接狠狠地压腿开筋,这不可以,会出很多问题。在《声音与形体》中总结出的这套方法,就是用瑜伽来开筋。瑜伽开筋是比较好的方法,配合自然的呼吸,循序渐进,教师和学生万万不可急于求成。按学生自身情况,配以专业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静下心来,是增强身体软开度较安全、较科学的方式。打坐既可以训练气质,也能帮学生开筋。学生既不用那么痛苦,还可以把筋开得较好。

肢体训练很重要。没有肢体,你在舞台上,尤其现代舞台,你是“玩”不起来的。对学生的肢体进行安全的训练更重要。瑜伽开筋法是较适合所有人练习的开筋方法,即使是老年人,也可以用瑜伽开筋法慢慢拉伸开。进行瑜伽训练时,特别需要注意形体和呼吸的配合。没有呼吸的形体训练无法达到满意的训练效果。

想要完成这样的课堂,一定要打通各学科,把学到的支离破碎的知识通篇整合。这种打通性的课堂,看上去像通识课,实际上是较合理和现代的专业课。

本课程教学大纲分为(一)(二)两个部分,分别供上学期、下学期的教学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