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一)环境的管理

急诊科应与普通门诊分开,自成体系,设单独出入口和隔离诊室,标志醒目。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与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指定隔离诊室就诊,并及时消毒。各诊室均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快速手消毒设施。各诊室定时通风,特别是接诊经飞沫传播的疾病和咳嗽的患者后迅速通风。候诊室、诊室、抢救室、观察室、治疗室的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擦拭,墙壁、地面、急救推车等如有血液污染,立即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消毒清洗。病区、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抢救室、观察室、治疗室每天定时进行空气消毒,作用时间大于30min,并记录。每间病区应配备黑色塑料生活垃圾袋并及时更换,封闭运送。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废物置于黄色有标识的专用废物袋内,必须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物品的管理

抢救器材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人一用一灭菌,每周清理1次,按照灭菌时间顺序摆放。急诊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应专人负责管理,灭菌后备用,过期、受潮或污染应重新灭菌。氧气管专用,使用中的氧气湿化瓶、无菌蒸馏水每天更换,湿化瓶清洗干净后用含有效氯400~7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流动水冲净后干燥保存。各种仪器用75%乙醇擦拭并使其保持备用状态。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理,针头弃入锐器盒内。

(三)人员的管理

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检查一位患者后应用流动水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如不慎被锐器损伤,应严格按照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进行处理。对疑有传染病的患者应隔离,医务人员应戴口罩,必要时戴手套、穿隔离衣,当患者转走后,进行终末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