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液监测
血液透析是指使用血液透析机及其相应配件,利用血液透析器的弥散、对流、吸附和超滤原理,给患者进行血液净化的治疗措施。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具有一定程度的肾衰竭,他们机体的免疫功能处于低下的状态,很容易发生感染。因此,做好透析机、透析用水、透析液、透析器的监测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加强对患者的监测。
(一)监测范围
(1)对进入透析器的透析液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每3个月进行1次内毒素检测。
(2)对透析用水每月进行1次细菌培养。
(3)自行配置透析液的单位应定期进行透析液溶质浓度的检测。
(4)透析用水的化学污染物情况至少每年测定1次,软水硬度及游离氯检测至少每周进行1次。
(5)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二)采样方法
采样人员戴一次性手套,在水进入血液透析机的位置收集2~3m L透析用水,注入无菌试管中送检;在透析液进入透析器的位置收集2~3m L透析液,注入无菌试管中送检。
(三)检测方法
用无菌吸管吸取透析液原液和10倍稀释液0.5m L分别注入2个无菌平皿内,加入已融化的45~48℃的普通营养琼脂15~18m 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后,置37℃培养24h,计数菌落数。
(四)结果计算
透析液细菌总数(cfu/m L)=平均菌落数×稀释倍数。
(五)结果判断
透析用水细菌总数不大于00cfu/m L,内毒素0.25EU/m L;透析液细菌总数不大于100cfu/m L,内毒素0.5EU/m L。
内毒素检测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采样部位同上。每台透析机每年至少检测1次。
(六)注意事项
(1)采集液体时要戴手套,采集不同透析机的进口水时要更换手套。
(2)透析用水结果超标时,须复查;怀疑或确定患者在透析中有热原反应和菌血症,应随时监测。
(3)干预水平:透析用水的总菌落数大于50cfu/m L或内毒素含量大于0.125EU/m L时,必须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