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
(一)物理监测
1.监测目的
判定物品在灭菌处理中,设备运行状况是否达到灭菌标准规定的条件。
2.监测频次与方法
每次灭菌应连续监测并记录每个灭菌周期的临界参数,如舱内压、温度、过氧化氢的浓度、电源输入和灭菌时间等。
3.结果判定
灭菌循环程序中各期参数达到标准为合格,反之为不合格。
4.注意事项
(1)灭菌参数必须符合灭菌器的使用说明或操作手册的要求。
(2)物理监测不合格时,所有灭菌物品不能放行。
(3)新安装、移位或大修后的灭菌器,对各项灭菌的关键参数必须进行物理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4)打印监测结果,资料留存3年。
(二)化学监测
1.监测频次
每个单包装物品,进行灭菌处理时包内外均要有化学指示物。
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
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个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
3.化学指示卡监测
在包内最难灭菌部位放置化学指示物,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
4.结果判定
化学指示物变色为橘黄色或黄色为合格,其他情况为不合格。
(三)生物监测
1.监测频次
每台灭菌器每周必须监测1次;有植入物时每次灭菌循环应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灭菌物品方可放行。
2.监测方法
(1)指示菌株为嗜热脂肪杆菌芽孢(ATCC 7953),含菌量为5×(105~106)cfu/片。
(2)将1个专用自含式生物指示管封装于专用纸塑包装袋内,放置在灭菌器内过氧化氢到达的位置,一般置于顶部。
(3)生物指示管经一个满载荷灭菌周期后取出,设同一批号的阳性对照管1支,置于温箱内55~60℃培养48h,读取监测结果。
3.结果判定
观察指示菌管的变色情况:灭菌指示管不变色,阳性对照管变为黄色,灭菌合格。灭菌指示管变为黄色,则灭菌不合格。
4.注意事项
(1)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先重复一次生物监测程序,如合格,灭菌器可继续使用;仍不合格时,必须停止使用灭菌器查找原因,同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灭菌器经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3次合格,方可使用。
(2)对新安装、移位或大修后的灭菌器应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通过后,空载连续进行生物监测3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3)采用新的包装材料和方法时必须进行生物监测,以确定其方法的安全性。
(4)生物监测结果应准确、完整地记录,并归档留存3年。
(5)指示菌管需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按要求存放,并在有效期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