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第二节 医院内肺炎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内肺炎(HAP)是我国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其中的重要类型,预后较差。

(1)对存在HAP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议使用0.2%氯己定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h冲洗1次。

(2)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45°。

(3)鼓励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4)指导患者正确咳嗽,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

(5)不应常规采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SDD)来预防HAP。

(6)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还应考虑以下7点:①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②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③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④气囊放气或拔除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⑤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前、后,医务人员应进行手卫生;⑥呼吸机螺纹管和湿化器应每周更换1~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湿化器添加水应使用无菌水,每天更换;⑦每日评估镇静剂使用的必要性,评估是否撤机和拔管,减少插管天数。

(7)应对医务人员(包括护工)定期进行有关预防措施的教育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