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一、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一)监测范围

Ⅰ类环境: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

Ⅱ类环境:普通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器官移植病房、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间、介入手术室、血液净化病房。

Ⅲ类环境: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内镜室、导管室、输血科配血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

Ⅳ类环境:感染性疾病科病房。

(二)监测方法

1.采样时间

(1)监测频率。普通病房抽查;Ⅱ类环境区域普通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器官移植病房、产房、母婴同室、新生儿室、血液透析室、供应室无菌间、介入手术室、血液净化病房等每季度监测1次。

(2)具体采样时间。常规监测: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暴发流行时: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面积

被采样物体表面小于100cm2,应取全部物体表面。

被采样物体表面不小于100cm2,则取100cm2

3.采样方法

(1)平面的物体,将5cm×5cm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吐温-80 1g、蛋白胨10g、氯化钠8.5g、蒸馏水1000m L配制而成,p H值为7.2~7.4,121℃压力蒸汽灭菌20min)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然后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投入10m 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试管内,立即送检。

(2)门把手等小型或不规则物体用棉拭子直接涂抹采样。

4.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s或用力振荡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m L待检样本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内加入已融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18m 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后,置于37℃温箱培养48h后,计数菌落数。

5.结果判断

Ⅰ类环境:细菌总数不大于5c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环境:细菌总数不大于5c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环境:细菌总数不大于10c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Ⅳ类环境:细菌总数不大于15cfu/cm2,未检出致病菌为消毒合格。

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菌。

(三)注意事项

(1)采取的标本要有代表性。

(2)采样时棉拭子要处于湿润状态,禁止使用干棉拭子采样。

(3)用于接种的培养基应置于37℃培养24h,证实无菌生长后方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