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隔离的划分与设置

一、区域隔离的划分与设置

(一)目的

区域隔离是指预防传染病传播的隔离,即把传染源(患者或病原携带者)安置在指定的地点或特殊环境中,使他们与普通患者分开,并及时对患者所污染的环境消毒处理,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不同病种的交叉感染。

(二)适用范围

感染性疾病科、肠道门诊、发热门诊。

(三)区域隔离的划分

区域隔离的建筑布局分为“三区”“两通道”“两缓冲”。

(1)清洁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包括医护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

(2)潜在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和医疗器械等的处置室等。

(3)污染区。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

(4)两通道。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

(5)缓冲间。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

各区用颜色标识区分,即清洁区划蓝色线,半污染区划黄色线,污染区划橘红色线,以警示医务人员。

各区安装合适数量的非手触式开关的洗手池。

普通病房设置单人间病室,一般安排病情较重患者、特殊感染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其他需要隔离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