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五、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一)日常监测

(1)日常监测包括对灯管应用时间、照射累计时间的记录。

(2)记录每次的具体照射时间,并累加该支灯管已经使用的时间。

(二)物理监测

物理监测是利用紫外线辐射照度计直接读出其辐照度值的方法。

1.监测方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测定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探头置于被检紫外线灯下垂直1m的中央处,待仪表稳定后,所示数据即为该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度值。

2.结果判断

普通30W直管型紫外线灯,对于新灯管,辐照度值不小于90μW/cm2为合格;对于使用中紫外线的灯管,辐照度值不小于70μW/cm2为合格;对于30W高强度紫外线新灯管,辐射强度不小于180μW/cm2为合格。

3.注意事项

测定时电压应稳定在220V±5V,温度20~25℃,相对湿度小于60%;紫外线照度计必须在计量部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紫外线照度仪每年至少标定1次。

(三)化学指示物监测

紫外线化学指示卡主要用于检测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以检验紫外线灯是否符合要求。

1.监测方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指示卡置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1m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1min(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判断照射强度。

2.结果判断

将指示卡中间光敏涂料的颜色与标准色块比较,可以判断出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范围。紫外线灯管是否合格的判断标准与紫外线辐射照度计检测方法一致。

3.注意事项

(1)指示卡应获得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2)指示卡为一次性使用,使用过的指示卡颜色消退后仍为乳白色,但不能再使用。应将结果及时记录于色卡上。

(3)在色卡背后记录灯管编号或安装位置,以备查和便于更换。

(4)指示卡应用避光纸包装,置于4℃冰箱内储存,以免光敏涂料遇日光照射不稳定变色而影响到监测结果。

(5)灯管应定期用酒精擦拭。

(6)紫外线灯安置后及使用前应进行监测,使用中的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应每3~6个月监测1次。监测时应特别注意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7)监测中注意防护,以防紫外线伤害。

(四)微生物学监测

1.监测方法

开启紫外线灯5min后,将6片染菌玻片平放入灭菌器皿中,水平放于紫外线灯下适当距离照射,于3个不同间隔时间各取出2片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支盛有5m L洗脱液(含1%吐温-80、1%蛋白胨的9g/L氯化钠溶液)试管中振荡80次,经适当稀释后,取0.5m L洗脱液放入灭菌平皿内,用普通营养琼脂做倾注培养,放于37℃温箱内培养48h,计数菌落。另取2片未做照射处理的染菌玻片分别投入2支盛有5m L洗脱液试管中振荡80次,按上述操作进行。

2.计算细菌杀灭率

3.结果判定

对指示菌杀灭率不小于99.9%为消毒合格;达到物理学检测标准时,可作为消毒合格的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