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门管理制度

三、多部门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严密观察患者病情,一旦收治细菌性感染患者,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相应感染部位标本,送微生物实验室做细菌培养与涂片,以便及时发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

(2)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及时报告临床科室,一旦检出多重耐药菌立即电话通知相关临床科室和医院感染控制科,随后发出书面检测报告,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检验报告单上注明“多重耐药菌”字样。微生物实验室能满足临床对多重耐药菌检测、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以及同源性分析的需求,并定期为临床提供耐药菌的趋势与抗菌药物敏感性报告。

(3)医务人员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并做好相应记录,避免多重耐药菌流行。

(4)医院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如果短期内确诊同种同源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例数达到3例,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标准在12h内向属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

(5)医务部负责督促医生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及预防控制措施》。在检验科报告多重耐药菌后,主管医师必须下“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并严格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直到解除隔离方能停此医嘱。

(6)护理部负责督促护理人员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制度及预防控制措施》。在检验科报告多重耐药菌后,护理人员必须严格落实预防和控制措施,直到解除隔离。

(7)临床科室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严格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或床头应当有隔离标识(蓝色),在患者的医嘱中要注明多重耐药菌,提高医务人员的警惕性。

(8)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操作环节中的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传播。

(9)工勤人员应通过医院感染控制科、后勤保障部和主管保洁公司的培训,掌握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所处环境的消毒、清洁流程、医疗废物处置、手卫生、职业防护等相关知识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