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养正院培养僧才

(四)创养正院培养僧才

1934年春,李叔同应院长常醒法师(1896—1939,江苏如皋人)之请,移居厦门南普陀寺,协助闽南佛学院整顿僧教。因见学僧纪律松弛,不受约束,认定机缘未熟,倡议另行办学。取《易经》“蒙以养正”之义,创办闽南佛教养正院。李叔同自拟章程:(一)入学要求“初识文字,不限年龄”;(二)学习期限“三年”;(三)教育宗旨“深信佛菩萨灵感,深信善恶报应,深知为何出家”;(四)卒业要求“品行端方,知见纯正,精勤耐苦,朴实无华”。书写院额。推荐瑞今、广洽法师主持院务,高文显居士、广义法师任讲师。同年7月,招收闽南各地学僧,前来厦门南普陀寺报到入学。李叔同又为学僧拟定“惜福、习劳、持戒、自尊”为信条。亲自担任训育课。先后为学僧讲演《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1936年2月于厦门南普陀寺,高文显记录)、《南闽十年之梦影》(1937年3月28日于厦门南普陀寺,高文显记录)、《出家人与书法》(1937年5月8日于厦门南普陀寺,高文显纪录)、《最后之忏悔》(1939年1月4日于泉州承天寺养正院同学会,瑞今法师记录)。办学三年,为闽南造就了新一代佛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