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光绪三十年 甲辰)25岁

1904年(光绪三十年 甲辰)25岁

3月31日(农历二月十五日),政治腐败,国难频仍,书生名士,无以报国,遂以声色自娱。在沪粉墨登场票演皮黄《黄天坝》《白水滩》;撰书诗词与名妓歌郎往还。所作《七律·二月望日歌筵赋此叠韵》,可窥其心情之一斑:“莽莽风尘窣地遮,乱头粗服走天涯。樽前丝竹销魂曲,眼底欢喜薄命花。浊世半生人渐老,中原一发日西斜。只今多少兴亡感,不独隋堤有暮鸦。”

4月 去务本女塾报名参加速成乐歌讲习会,向旅日归来之乐歌音乐家沈心工(1871—1947,上海川沙人)学习风琴演奏法、乐歌编配、乐理初步。计二月余。为李叔同早期所受音乐启蒙教育。从此奉沈心工为“我国乐界开幕第一人”! (李叔同《征求沈叔逵氏肖像》)

9月 与穆藕初、马相伯等在南市董家浜创办平民教育机构——沪学会。拟订章程,宣布宗旨:学习西方文明,提倡尚武精神,宣传移风易俗,倡导自由婚姻。该会附设补习科、义务小学、音乐会。招生对象为社会青少年、失学儿童。李叔同任教补习科、义务小学,主持音乐会、戏剧活动。

冬季 与亡命日本归来的南洋公学同窗黄炎培(1878—1947,上海川沙人),应校长杨白民之聘,同往上海城东女学任教。(黄炎培《我也来谈谈李叔同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