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44岁
2月16日 为禅房题额“毗奈耶室”。遂以“癸亥元旦僧胤”,手装《毗奈耶室日记》,用来记录日常如何持戒防恶止非。三下南闽时,日记内页散失仅存封面,李叔同珍藏不弃。1940年秋在永春普济寺,李叔同将此封面郑重赠李芳远。1957年春,李芳远将此《日记》写入《弘一大师年谱补遗》。
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五)李筱楼第一侧室郭氏病故。因未生育,李筱楼《遗书》写明:郭氏去世,遗体从后门抬出入土。李桐冈左右为难:如遵父命,将被人指责冷落郭氏身后;如违父命,又恐儿孙反对。几经考虑,李桐冈推说“有病”,听从儿女安排。此语一出,儿辈心领神会,李晋章、李圣章兄弟,即命工人将郭氏棺木从正门堂而皇之抬出,与李筱楼合葬一墓。
5月9日(农历三月初九) 随侍少年高文彬(1905—1976,浙江温州人)欲礼寂山上人出家。寂山忧其年少“性识未定”日后还俗,而迟迟不允。李叔同乃约护法周孟由、吴璧华于寂山前长跪不起,请求许高出家,并担保日后绝无违规行为,终使寂山“笑允”。本日,高文彬礼惟静法师为剃度师,尊李叔同为“二师父”,尊寂山为“师祖”,于庆福寺落发出家,取法名“因弘”。并约请寂山、李叔同等于寺前合影留念。
8月17日(农历七月初六) 应叶舟之请,为吴熊亡父吴石潜(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亡母吴氏,于西泠印社遁庵修建《阿弥陀经》石幢,手书《佛说阿弥陀经》。由吴熊施资,俞廷辅、吴福生、王宗濂、赵永泉镌刻。李叔同并为经幢题偈云:“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一经,是为关阖。大士写经,良工刻石。回共众生,归命阿弥。”
10月 因弘伞不再兼任虎跑寺住持。李叔同乃与德渊法师前往衢州莲华寺。途经城内大中祥符寺挂单。因早餐喜食某店“豆沙饼佐食”,目睹包装纸上饼名、店名字迹出俗,李叔同找到该店求询:“请问豆沙饼上的饼名、店名是谁写的?”答曰:“八师毛世根。”便托衢州文友尤玄父,约请衢州浙八师教员毛善力来寺晤谈。得知毛写得一手毛笔字,又爱奏刀治印,当场将毛纳为书印弟子,并将随身所携东京美校获奖纪念品插花瓷瓶,赠毛善力。(毛国瑞《弘一大师与在家弟子毛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