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43岁
2025年09月26日
1922年(民国十一年 壬戌)43岁
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三) 寓居温州庆福寺。原配俞氏(1878—1822,天津人)在天津老家病故,享年45岁。李叔同接获报丧信,即向寂山告假,准备“返津”治丧。后因军阀交战,迟迟未能成行。
3月6日(农历二月初八) 将私名别号“大慈、弘裔、胜月、大心凡夫、僧胤”,制印五方赠挚友夏丐尊。《题记》云:“余与丐尊相交久,未尝示其雕技。今斋以供山房清赏。学者览兹残砾,将毋笑其积习未忘耶!”
春季 依律习律须尊寺主为依止师。李叔同循例至庆福寺丈室以毡敷座欲行“拜师”礼时,寺主寂山急忙起立辞谢云:“余德鲜薄,何敢为仁者师?”李叔同发愿云:“余以温州为第二故乡,庆福寺为第二常住,请师父大人幸勿终弃。”再请吴璧华、周孟由居士“恳劝”,寂山方始承允。次日,李叔同在庆福寺方丈室履行拜师礼,并“登报声明”,宣布寂山为“依止阿阇黎”,尊称寂山为“师父大人”。从此在庆福寺依止寂山学律。
秋季 突患痢疾,卧床不起,寺主寂山前来寮房存问。李叔同交付《遗嘱》云:“小病从医,大病从死。唯求师尊,俟吾临命终时,将房门扃锁,请数法师助念佛号,气断逾6小时后,即以卧床被褥缠裹,送投江心,结水族缘。”寂山闻声,涕泣泪下。所幸不久李叔同病愈。
冬季 获悉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创办之上海专科师范,因困于经费,面临停办。李叔同急门生之急,即在温州庆福寺启关,手书字幅屏联30件,交付校长吴梦非,提议分赠捐资办学之诸善士,以此帮助校方筹集经费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