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54岁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54岁

1月21日 为李圆净助编《九华山志》,撰著《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序云:“自惟剃染以来,至心归依地藏菩萨十又五载,受恩最厚。久欲辑录教迹,流传于世,赞扬圣德,而报深恩,今其时矣。乃辑录一卷,题曰《地藏菩萨圣德大观》。将付书局刊布,并贡诸圆净居士采择耳。”

1月25日 应寺主善契法师之请,移居厦门妙释寺度岁。遂为该寺念佛会撰写讲稿《人生之最后》。根据古诗“我见他人死,我心热如火。不是热他人,看看轮到我”。劝请听众要及早备妥往生资粮,以免“临命终时,手忙脚乱,多生恶业,无法摆脱”。内容包括“病重时、临终时、命终后一日、荐亡事、临终助念”等章。当寺中重病者了识法师阅完讲稿,即止药念佛礼《大悲忏》,“吭声唱诵,长跽经时,勇猛精进,超胜常人”。见者闻者无不惊叹讲稿之感动力! (弘一《人生之最后》)

2月15日—3月10日(农历正月廿一日—二月十五日) 应请为性常法师、广洽法师一行,在妙释寺讲授律学讲录《四分律含注戒本随讲别录》与自著《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记》。时值广义法师(原泉州月台佛学社学员)赴外江参学三载归来。得知李叔同讲律,在万石岩卸下衣单,便匆匆赶赴妙释寺恭逢盛会。

5月26日(农历五月初五) 率领性常法师、广洽法师一行,于厦门万寿岩宣布成立“南山律苑”。并于诸佛菩萨祖师前,宣读《南山律苑住众发愿文》,别发四愿云:“一愿学律弟子等,生生世世,永为善友,同学毗尼,同宣大法;一愿弟子等于学律时,身心安宁,无诸魔障,境缘顺遂,资生充足;一愿当来建立南山律院,普集多众,广为弘传,不为名闻,不求利养;一愿发大菩提心,宣扬七百余年湮没不传之南山律教,冀正法再兴,佛日重耀。”

10月13日—11月20日(农历八月廿四日—十月初三) 在泉州开元寺尊胜院,为南山律苑学律诸师讲授《四分律含注戒本随讲别录》。在第八章《未来之希望》,申明讲律初衷云:“今欲以一隙之明,与诸师互相研习。故余于讲律时,欲得数人发弘律之大愿,以此为毕生事业者,余将尽其绵力,誓舍身命启导之。惟冀诸师奋力兴起,肩荷南山一宗,高树律幢,广传世间!”(弘一《四分律含注戒本随讲别录》)

11月下旬 偕广洽法师、瑞今法师一行,去泉州西门外郊游。途经潘山,发现晚唐爱国诗人韩偓(844—923,西安临潼人)墓道。忆及“儿时尝读”偓诗,“喜彼名字”;念及本人晚年在闽弘法处竟是当年韩偓贬居修禅之地,李叔同抚昔思今,感慨不已!遂登临墓地凭吊,怀古之情油然而生。(弘一《韩僵评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