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和战争

面具和战争

……我的家恰好处于两个战区之间……在一侧,摩尔人和意大利人在前进;在另一侧,马德里守卫者在前进,在退却,或者在停步不前……大炮打穿墙壁……窗子被轰得粉碎……我在散落地上的书籍之间找到几颗子弹头……但是我的面具却不见了……我的面具是在暹罗、巴厘、苏门答腊、马来群岛、万隆收集来的……我的金色、灰色、番茄红的面具有银灰色的、蓝色的、凶恶的、沉思的眉毛,它们是我第一次东方之行的唯一纪念品,那些地方曾经用茶叶味、粪便味、鸦片烟味、汗臭味、浓郁的茉莉香味、鸡蛋花香味、街头的烂水果味来迎接我……那些面具使我想起十分完美的舞蹈,在神庙门前跳的舞……被神话蒙上色彩的木制吊饰,花的神话的残余物,在空中描绘出与我的美洲人的天性格格不入的梦想、习惯、鬼怪和玄义……当时……士兵们也许在互相射击的间隙,戴上面具从我家的窗口探出身去,以此吓唬摩尔人……就在那里,好几个面具成了碎片,而且染有血迹……另外几个被枪炮打落,从我住的五楼滚下去……佛朗哥的进攻路线就在这几个面具前面……一大群目不识丁的雇佣军在它们面前乱喊乱叫……30个亚洲神祇的面具,在最后一次舞蹈——死亡之舞中——从我家里升天了……那是休战时刻……形势起了变化……我坐着凝视那些瓦砾,凝视草席上的斑斑血迹……还通过新开的窗口,即霰弹打穿的洞……举目远眺,凝望大学城以外的远方、平原、古堡……我忽然觉得西班牙空无一人……觉得我最近邀请的一批客人已经永远地走了……他们有的戴上面具,有的没戴,在枪林弹雨中唱着战歌,开心得发狂,进行令人难以置信的防守,有的死去,有的仍然活着,对我来说这一切都已结束了……是节日之后的最后宁静……度过这最后的节日之后,有的戴着面具走了,有的戴着面具倒下了,有的跟随我未曾邀请的士兵,为了我的西班牙走了……

[1]即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

[2]鲁文·达里奥(1867~1916),尼加拉瓜著名诗人、新闻工作者和外交官。拉丁美洲现代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著作有《亵渎的散文》、《生命与希望之歌》、《蓝》、《流浪之歌》等散文集和诗集。

[3]阿马多·比利亚尔(1899~1954),阿根廷诗人、剧作家。

[4]鲁文·达里奥追求“纯粹的美”,往往把天鹅、玫瑰花、孔雀、珍珠等作为美的象征。他的诗文中经常出现这些词以及油、树脂等词。

[5]路易斯·德·格拉纳达(1504~1588),西班牙作家、哲学家、神学家。

[6]科林斯柱式起源于古希腊,是三种古典建筑柱式之一,发展最晚,也最华丽。包括檐部、柱头、细而有凹槽的柱身和有线脚的柱础。雕有爵床叶饰的柱头是其主要特征。科林斯柱式是古罗马人最常用的一种柱式,有各种变体。

[7]拉蒙·玛丽亚·德尔·巴列-因克兰(1866~1936),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是个现代主义者。主要著作有《四季奏鸣曲》、《暴君班德拉斯》等。

[8]胡安·拉蒙·希门尼斯(1881~1958),西班牙诗人、散文家、评论家。获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

[9]曼努埃尔·马查多(1874~1947),西班牙诗人、剧作家。安东尼奥·马查多(1875~1939),西班牙诗人、剧作家;是曼努埃尔·马查多的弟弟。

[10]罗德里戈·卡罗(1573~1659),西班牙诗人、作家、神甫、律师。

[11]巴托洛梅·莱昂纳多·德·阿亨索拉(1562~1633),阿拉贡诗人。卢佩西奥·莱昂纳多·德·阿亨索拉(1563~1613),阿拉贡诗人,与其兄齐名。

[12]胡安·德·阿吉霍(1564~1628),西班牙诗人。

[13]迭戈·贝拉斯克斯(1599~1660),西班牙著名画家。

[14]弗朗西斯科·德·戈雅(1746~1828),西班牙著名画家。

[15]阿根廷和乌拉圭大草原上的牧民,一般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儿,间或也有白人和黑人的混血儿。

[16]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的女神,也就是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

[17]米格尔·埃尔南德斯(1910~1942),西班牙诗人。

[18]罗贝尔·德斯诺斯(1900~1945),法国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早期代表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被纳粹逮捕并送往集中营。1945年病故于集中营。著有《以悲伤还悲伤》、《自由或爱情》等诗集。

[19]雷内·克勒维尔(1900~1935),法国作家,超现实主义运动的积极分子。主要著作有《迂回》、《困难的死亡》等。

[20]这是拉斐尔·阿尔韦蒂《回忆录》第一卷的标题。

[21]曼努埃尔·阿尔托拉吉雷(1905~1959),西班牙诗人,为著名诗人加西亚·洛尔卡的同代人。

[22]何塞·贝尔加明(1895~?),西班牙文学家。

[23]路易斯·塞努达(1902~1963),西班牙诗人。

[24]比森特·阿莱克桑德雷(1898~1984),西班牙诗人。荣获1977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毁灭或爱情》、《天堂的影子》等。

[25]佩德罗·卡尔德隆(1600~1681),西班牙剧作家、诗人,是洛佩·德·维加之后当时西班牙最著名的剧作家。一生剧作极丰,著名的有《医生的荣誉》、《空气的女儿》等。

[26]路易斯·德·贡戈拉(1561~1627),西班牙诗人。

[27]拉蒙·戈梅斯·德·拉·塞尔纳(1891~1963),西班牙作家,他的创作对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先锋派文学有深远影响。

[28]豪尔赫·纪廉(1893~?),西班牙诗人,著作有诗集《诗歌》、《呼声》等。

[29]佩德罗·萨利纳斯(1891~1951),西班牙诗人、评论家。著作有诗集《预言》等。

[30]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爱尔兰小说家。作品有《都柏林人》、《尤利西斯》等。

[31]温贝托·迪亚斯·卡萨努埃瓦(1905~?),智利诗人。

[32]罗萨梅尔·德尔·巴列(1900~1965),智利诗人。著有诗集《白色和黑色的国度》等。

[33]即曼努埃尔的呢称。

[34]博多尼(1740~1813),意大利著名印刷家,生于皮埃蒙特。曾设计几种现代活字字体,其中博多尼活字沿用至今。

[35]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哲学家、散文家,《阿多尼斯》是他哀悼济慈之死的牧歌式挽诗,他自认为是他最完美的诗。

[36]约翰·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也是19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心灵》、《秋颂》等。

[37]佩德罗·德·埃斯皮诺萨(1578~1650),西班牙著名诗人,

[38]胡利奥·埃雷拉-雷西格(1875~1910),乌拉圭诗人,是20世纪最有独创性的诗人之一。著有诗集《晚祷》、《紫色的诗》等。

[39]洛特雷亚蒙(1846~1870),法国诗人。生于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他的散文诗集《马尔多罗之歌》极有特色,但初出版时未为世人注意。十多年后,他的这部散文诗被人奉为超现实主义的经典。

[40]弗朗西斯·罗德里格斯·马林(1855~1943),西班牙诗人、塞万提斯研究者、传记作家、民俗学者,是塞万提斯作品的杰出评注者。

[41]西班牙斗牛场观众席分为向阳席和背阴席两种,票价前者低于后者。

[42]路易斯·德·莱昂(1527~1591),西班牙诗人、神学家、散文作家。1544年成为奥古斯丁教派修士。由于教派之争,被宗教裁判所监禁达5年之久。后被无罪开释。

[43]是西班牙马德里西北的一个村庄,圣洛伦索王家隐修院所在地。这个隐修院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之一,是查理五世以后西班牙历代君主的安葬地。

[44]是横跨巴黎塞纳河城岛的一座桥,在年代久远上居第二位。

[45]吉拉德·德奈尔瓦(1808~1855),法国文学中最早的象征派和超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46]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古巴小说家、音乐研究者、记者。曾留学法国,后又因反对马查多独裁统治,亡命法国十余年。他的创作深受法国文学影响,且喜爱用法语词汇。聂鲁达这里谑称他为“法国作家”,可能即因此之故;也可能以此表示对他政治立场的不满。

[47]保罗·艾吕雅(1895~1952),20世纪法国的重要抒情诗人,超现实主义运动创始人之一。他的诗主要描写人们的痛苦和兄弟情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秘密流传,鼓舞了抵抗运动的士气。

[48]路易·阿拉贡(1897~1982),法国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政治家、法共党员,一生活动与法共的斗争紧密相连。

[49]刘易斯·卡罗尔(1832~1898),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他写的《艾丽丝漫游奇境记》和《镜中世界》两部童话,流传极广,他写的《斯纳克之猎》把“荒诞文学”提到了极高水平。

[50]威斯坦·休·奥登(1907~1973),美籍英国诗人,是艾略特之后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他把所写的诗收在《短诗结集1927~1957》和《长诗结集》两个集子里。

[51]斯蒂芬·斯彭德(1909~ ),英国诗人、评论家。

[52]乔治·穆尔(1873~1958),英国有影响的实在论哲学家、教授。著作有《哲学研究》等。

[53]托马斯·比彻姆(1879~1961),国际闻名的英国指挥家。

[54]奥尔德斯·赫胥黎(1894~1963),美籍英国作家。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托马斯亨利·赫胥黎之孙。

[55]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杰出的讽刺作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

[56]美国亚拉巴马州东北部城市。20世纪30年代,该城有9名黑人青年被控强奸两名白人妇女,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都被判处死刑。这一判决引起除南方以外各地的责难。后来在民间团体的压力下,该州释放了4名年龄较小的被告,最后除一名外,均获保释。

[57]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57),爱尔兰诗人、剧作家。

[58]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瑞典女作家。作品多取材于传说和古代北欧英雄传奇。获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妇女。

[59]奥克塔维奥·帕斯(1914~ ),墨西哥诗人、散文家。是当今拉丁美洲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对新一代作家有很大影响。1981年获西班牙的塞万提斯文学奖;1990年又获诺贝尔文学奖。著作有长诗《太阳石》等,文艺评论有《缘木求鱼》等。

[60]安德烈·马尔罗(1901~1976),法国著名作家。在考古、艺术、政治活动等方面也颇有成就。到过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组织了一支国际飞行中队,自任指挥,多次参加飞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入伍当坦克兵,一度被俘,逃脱后在法国南部参加抵抗运动。著有《西方的诱惑》、《人类的命运》、《沉默的声音》等作品。

[61]法语,意思是:“您真叫我厌烦!”

[62]大洋洲的一部分,山散布在太平洋广大海域的岛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