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人的信

古巴人的信

秘鲁作家(其中有许多人永远是我的朋友)很久以来一直在施加压力,要他们的国家授予我一枚官方勋章。坦白地说,我始终觉得这类勋章是十分可笑的东西。少数几枚这类勋章我不得不毫无好感地挂在胸前,是为了尽职,是为了当好领事,也就是为了尽义务和例行公事。我有一次途经利马,杰出的小说家、《饿狗》的作者西罗·阿莱格里亚[68]当时是秘鲁作家协会主席,坚持要他的国家给我授勋。我的诗《马丘比丘之巅》已经成为秘鲁生活的一部分;也许我的诗句成功地表达了有如那座大建筑的石块般长眠的某些感情。此外,当时的秘鲁总统、建筑师贝朗德[69]是我的朋友兼读者。后来,强行把他赶出祖国的革命,意想不到地给了秘鲁一个开辟历史新途径的政府,虽然如此,我仍然认为建筑师贝朗德是个无可非议的正直的人,执著于有点空想的事业终于使他脱离可怕的现实,并使他与深深爱他的人民分开了。

我接受了授予的勋章,这次不是为了我的领事职务,而是为了我的一首诗。此外,这也并非毫无意义,因为智利人民和秘鲁人民间还有未愈合的伤口。不仅运动员们、外交家们和国务活动家们有义务尽力把过去流的血止住,诗人们更有理由也应当这么做,因为诗人的心灵中更少些疆界。

就在那个时期,我去美国进行了一次旅行,去参加国际笔会的一次代表大会。应邀的人中有我的朋友阿瑟·米勒[70]、阿根廷人埃内斯托·萨瓦托和维多利亚·奥坎波[71]、乌拉圭评论家埃米尔·罗德里格斯·莫内加尔、墨西哥小说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与会的还有来自几乎所有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作家们。

到达时有人通知我,古巴作家也受到了邀请。但是卡彭铁尔没有来,因此国际笔会里有人感到奇怪,要求我把这件事弄清楚。我去找拉丁通讯社驻纽约的代表,他提议我发一封电报给卡彭铁尔。

经由拉丁通讯社转来的回电说,卡彭铁尔不能来是因为邀请到得太迟,赴美签证还没有办好。此事看来是有人撒谎了,因为签证3个月前就已批准,古巴人也在3个月前知道得到邀请并且接受了邀请。我明白,一定是最高当局在最后一刻做出了不出席的决定。

我一如既往,完成了我该做的事。我举办了我在纽约的第一次诗歌朗诵会,观众如潮,只得在剧院外安上电视屏幕,让几千未能入场的观众聆听和观看。我那些强烈反帝的诗在这些美国群众中引起的反响,使我激动不已。在那里以及在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当学生和普通群众表示赞同我谴责帝国主义的词句时,我明白了许多事情。我亲眼证实了,那些与我国人民为敌的美国佬,也是美国人民的敌人。

我接受了几次新闻采访。由一些外来的拉丁美洲人主办的西班牙语版《生活》画报,对我的意见加以歪曲和删节。我要求予以更正。他们却不加理睬。不过,删改情况并不严重。他们删去的是我谴责越南战争的一段话,还删去我谈及当时被杀害的一位黑人领袖的另一段话。数年之后,那位报道这次会晤的女记者才证实,那篇文章是经新闻检查机构处置过的。

我在访美(此事要归功于我的同行美国作家们)期间得知,美国作家为了使我获得进入美国的签证,对有关当局施加了不懈的压力。我记得好像他们甚至威胁国务院说,如果还要拒绝批准我进入美国,国际笔会就通过一项决议进行谴责。在一次公众集会上,美国诗坛最受尊敬的人物、许多个月后去世的年迈的女诗人玛丽安·穆尔[72]获得一个荣誉称号,她发言为我由于诗人们团结一致的努力得以合法进入美国而表示高兴。有人告诉我,她那颤抖的动人言词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然而不可思议却又千真万确的是,我经过这次以最富战斗性的政治与诗歌活动(其中大部分为了捍卫并支持古巴革命)为特征的旅行之后,刚刚回到智利,就收到古巴作家们那封恶名昭著的信,在这封信中他们就差没指责我奴颜婢膝和背叛了。我的检察官大人们的措词,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是我可以说,他们都自封为革命导师,自封为理应指导左派作家的准则的教师爷。他们傲慢、蛮横又花言巧语地力图“纠正”我在诗歌、社会和革命方面的活动。我因《马丘比丘之巅》一诗所获得的勋章,我参加国际笔会的代表大会,我的宣言和朗诵会,我在虎穴中反对美国制度的言行,上述作家们都竭力加以怀疑、歪曲和污蔑,其实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是刚刚来到革命阵营的,而且其中有许多人得到了新的古巴政府公正或不公正的酬劳。

这个伤人的大信封鼓鼓囊囊地装了许多签名,这些签名都是各个作家和艺术家协会在会议讲坛上令人怀疑地自发要求签的。那些发起人跑遍哈瓦那,去征集音乐家、舞蹈家、造型艺术家协会的全体成员的签名。同时还号召数不清的路过那里的艺术家和作家签名,他们被慷慨地邀请到古巴,住满了豪华饭店。有几位名字被印在那份不公正的文件末尾的作家,后来托人悄悄给我传递信息说:“我从来没有在信上签过名;我是看到我从未签过的名字之后才知道内容的。”胡安·马里内略的一位朋友暗示我,他就遇到了这种事,虽然我从来无法予以证实。我是从别的事情得到旁证的。

这件事像一个线团、雪球或思想意识上的贪污事件,无论如何都一定会被张扬得越来越大。马德里、巴黎和其他首都都设立了专门机构,用以大量散发那封满纸谎言的信件的副本。这一信件成千封地发出去,尤其是从马德里发出,给每个收信人都寄去二三十封。收到这种信封装饰着邮票大小的佛朗哥肖像,里面装着指控巴勃罗·聂鲁达为反革命的信,既叫人好笑,又令人感到其用心险恶。

我根本不去打听那次为什么要冲我撒气,我知道政治上的虚伪、思想上的弱点、文坛的恩怨和嫉妒以及许多别的因素,必然导致这场许多人对一个人的战斗。后来有人告诉我,那封著名的签名信的热心的起草者、发起者和签名征集者,就是罗伯托·费尔南德斯·雷塔马尔、埃德蒙多·德斯诺埃斯和利桑德罗·奥特罗这几个作家。我不记得看过德斯诺埃斯和奥特罗什么作品,也不认识他们本人。雷塔马尔倒是认识的。在哈瓦那和巴黎两地,他经常媚态百出地缠住我。他曾对我说,他经常为我的著作写序,写赞扬我的作品的文章。事实上我从没有看重过他,只把他看作我们时代政治界和文学界的一名蝇营狗苟之徒。

他们也许以为能够伤害或搞垮我这个革命战士。但是,当我来到智利圣地亚哥的特亚蒂诺斯街,第一次向党中央委员会提及此事时,他们至少在政治方面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我说:

“这是对我们智利党的第一次攻击。”

那个时期出现了严重的矛盾斗争。委内瑞拉、墨西哥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都与古巴人在意识形态方面发生争论。后来,玻利维亚人陷入悲剧的境地,也不声不响地分道扬镳了。

智利共产党决定在一次公众集会上授予我一枚雷卡瓦伦奖章,这是当时新设立并用以授予党的优秀战士的褒奖。这是一种有分寸的回答。智利共产党明智地应付了那个出现分歧的时期,坚持用内部讨论的方法解决我们的意见分歧。随着岁月流逝,对抗的阴影消失了,拉丁美洲两个最重要的共产党之间又有了透彻理解和兄弟关系。

至于我,我仍然是写过《丰功伟绩颂歌》的那个人。这本诗集我依然喜爱。因为有它,我不会忘记我是第一个写了整整一本书来歌颂古巴革命的诗人。

我当然明白,革命尤其是参加革命的人,不时会犯错误。还会陷于不公正。从未见诸文字的人类法则,同样影响着革命者和反革命分子。谁也无法避免错误。在伟大的事业里,某个进程中出现一个盲点,一个小小的盲点,没有什么了不起。我迄今依然歌唱、依然热爱和崇敬古巴革命、古巴人民和那些品格高尚的革命主将。

但是,每个人都有其弱点。我就有许多弱点。例如,我不愿意放弃作为立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自豪感。也许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或者为了我的其他微不足道的弱点,我至今仍拒绝并将继续拒绝与那些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我仍然认为是诽谤我的那封信上签过名的人握手言和。

[1]何塞·亚松森·席尔瓦(1865~1896),哥伦比亚诗人。著名诗作有《夜曲》等。

[2]7月是南半球的冬季月份,北半球正值夏季。

[3]埃利亚斯·拉斐特(1886~1961),智利共产党人,1939年起当选为智共中央委员会主席。

[4]智利比奥比奥地区康塞普西翁省的重要采煤中心。

[5]皮埃尔·雷弗迪(1889~1960),法国诗人。著作有诗集《沉睡的吉他》、《劳动力》等。另参见本章《皮埃尔·雷弗迪》一节。

[6]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英国诗人、剧作家、文学评论家和编辑。他对欧美20世纪文化产生很大影响。主要作品有诗集《四个四重奏》、《灰星期三》等,剧作有《政界元老》等,评论有《论文选集》等。《四个四重奏》使他获得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

[7]乔治·萨瑟兰·弗雷泽(1915~ ),英国诗人、文学评论家。作品有诗集《故乡悲歌》等,评论有《现代作家及其世界》等。

[8]是阿根廷诗人何塞·埃尔南德斯(1834~1886)写的一部有关高乔人的生活和斗争的著名长诗,在阿根廷几乎家喻户晓。

[9]贡萨洛·德·贝尔塞奥(约1198~约1265),西班牙文学史上第一位有姓名记载的诗人。作品均为宗教诗,诗中多纯朴可爱的村野形象。

[10]即西班牙诗人胡安·鲁伊斯(约1283~约1350),《真爱诗集》是其杰作。

[11]即沙特奈马拉布里,巴黎南郊的一个镇。

[12]弗里德里赫·荷尔德林(1770~1843),德国著名抒情诗人,死后约100年才被重新发现,并在欧洲扬名。他因情场失意,心力交瘁,一生中的后36年是在精神失常中度过的。诗作有《许泊里翁》、《面包和葡萄酒》等。

[13]热拉尔·德奈尔瓦(1808~1855),法国诗人。是法国文学中最早的象征派和超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作品有《东方记游》、十四行诗《幻景》等。

[14]迪伦·托马斯1914~1953),英国最后一个浪漫派抒情诗人。作品有《诗集》、《奶树林下》等。

[15]是拉丁诗人维吉尔在公元前36~前29年创作于坎帕尼亚的说教诗。全诗4卷,第一卷谈种庄稼,第二卷谈种葡萄,第三卷谈饲养牲畜,第四卷谈养蜂。

[16]阿图罗·亚历山德里·帕尔马(1868~1950),1920~1925年和1932~1938年的智利总统。早年支持工人,特别是硝石矿工人团体;晚年趋于保守。

[17]米哈依尔·彼得洛维奇·阿尔志跋绥夫(1878~1927),俄国作家、剧作家。他的著名长篇小说《萨宁》宣扬无道德,色情颓废,否定社会理想,鼓吹利己主义。

[18]波菲里奥·巴尔瓦-雅各,是哥伦比亚诗人奥索里奥·贝尼特斯(1883~1942)的笔名。

[19]一种红色锥形帽,帽尖向前倾斜,又称自由帽,流行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20]萨尔瓦多·阿连德(1908~1973),1970年大选中当选为智利总统,执政两年后,于1973年9月11日发生军事政变,在暴乱中遇害。

[21]朱尔斯·拉弗格(1860~1887),法国印象派诗人、抒情讽刺诗大师、“自由诗体”创始人之一。20世纪的美国诗人及超现实派均受他影响。作品有《怨歌集》等。

[22]伊莎贝尔·兰波是阿尔蒂尔·兰波的姐妹。

[23]此处的“流浪诗人”及前面的“兰波”,均指阿尔蒂尔·兰波,他因右膝生肿瘤而截肢。

[24]法语,意为:“喂,起床吧,资产者!”

[25]古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

[26]齐柏林伯爵(1838~1917),德国航空界先驱、硬式飞艇的第一位大规模制造者,

[27]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1914年6月28日。

[28]叶尔齐·博雷萨(1905~1952),波兰政论家、文艺学家、文化活动家。

[29]尤若夫·阿蒂拉(1905~1937),匈牙利诗人。作品有《外城之夜》、《情歌》等诗篇。

[30]奥第·安德莱(1877~1919),匈牙利诗人。作品有诗集《匈牙利荒原》、《孔雀飞起来了》等。

[31]久拉·伊列什(1902~ ),匈牙利诗人。

[32]萨尔瓦托雷·夸齐莫多(1901~1968),意大利诗人,评论家和翻译家。著作有诗集《消逝的笛声》、《诗全集》等,译作有《希腊抒情诗》等。

[33]但丁·阿利盖里(1265~1321),意大利伟大的诗人、散文作家、政治思想家。

[34]圭多·卡瓦尔坎蒂(约1255~1300),意大利诗人,诗名仅次于但丁。作品均收入《圭多·卡瓦尔坎蒂诗歌集》中。

[35]弗朗切斯科·彼特拉克(1304~1374),佛罗伦萨学者、诗人。作品有自传《我的秘密》等。

[36]安杰洛·波利齐亚诺(1454~1494),意大利诗人、人文主义者。作品有诗集《比武篇》等。

[37]胡安·博斯坎·阿尔莫加维尔(约1490~1542),西班牙诗人。他引进意大利诗歌的格律和形式,为西班牙诗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38]若阿香·迪·贝莱(约1522~1560),法国诗人。“七星诗社”成员之一。作品有《追思集》等。

[39]贾科莫·莱奥帕尔迪(1798~1837),意大利诗人、学者、哲学家。他的诗充满强烈的绝望情绪。作品有诗集《短诗集》、《诗选》等。

[40]巴尔加斯·比拉(1860~1933),哥伦比亚作家、文学评论家。作品有诗集《热情之花》、小说《红色的桂花》等。

[41]希腊神话中的众神居住处。

[42]洛佩·费利克斯·德·维加(1562~1635),西班牙剧作家、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羊泉村》等,诗集有《诗韵集》等,小说有《阿尔卡迪亚》等。

[43]洛佩·费利克斯·德·维加(1562~1635),西班牙剧作家、诗人、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羊泉村》等,诗集有《诗韵集》等,小说有《阿尔卡迪亚》等。

[44]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哥伦比亚著名作家、记者。1982年因《百年孤独》一书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45]胡安·鲁尔福(1918~1990),墨西哥小说家。作品有小说《佩德罗·帕拉莫》(也译作《人鬼之间》)等。

[46]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1936~ ),秘鲁小说家,著作有小说《城市与狗》、《酒吧长谈》等。

[47]埃内斯托·萨瓦托(1911~ ),阿根廷小说家、散文作家、记者。著作有小说《关于英雄与坟墓》,文集《作家及其魔鬼》等。

[48]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 ),阿根廷小说家。作品有《踢石游戏》、《中奖彩票》等。

[49]卡洛斯·富恩特斯(1928~ ),墨西哥作家、评论家、外交官。作品有小说《最明净的地区》等。

[50]何塞·多诺索(1924~ ),智利作家。著作有小说《旁边的花园》等。

[51]英语,意为“景气,繁荣”,指拉丁美洲一个时期的文学繁荣现象。有人译作“爆炸”。

[52]埃米尔·罗德里格斯·莫内加尔(1921~ ),乌拉圭散文作家、评论家。著作有《拉丁美洲小说的繁荣》等。

[53]胡安·马里内略(1899~1977),古巴文学评论家。著作有《西班牙语美洲文学》、《十一篇关于马蒂的论文》等。

[54]此处记载有误。按年谱应为1934年。

[55]奥瓦季·萨维奇(1896~1967),俄罗斯作家、翻译家。译过聂鲁达等人的作品。著作有长篇小说《想象中的交谈者》等。

[56]谢苗·伊萨科维奇·基尔萨诺夫(1906~1972),俄罗斯诗人。作品有长诗《马卡尔·马扎伊》、童话诗《一星期七天》等。

[57]切·格瓦拉(1928~1967),游击战术理论家、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家。原名埃内斯托·格瓦拉,“切”是外号。出生于阿根廷,1953年完成医科学业后,曾在南美各地行医。1956~1959年参加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他加入古巴国籍,在新政府任要职。1965年离开古巴,到过刚果。1966年在玻利维亚,参加当地游击队。1967年被俘,随即遇害。

[58]乔治·塞菲里斯(1900~1971),希腊诗人、散文作家和外交官。1947年获雅典学院的帕拉马斯奖。196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诗集《转折》等。

[59]罗慕洛·加列戈斯(1884~1969),委内瑞拉小说家。1947~1948年任共和国总统。作品有长篇小说《堂娜芭芭拉》等。

[60]保罗·瓦莱里(1871~1945),法国诗人、评论家、思想家。著作有《札记集》、诗集《幻美集》、《杂文集》等。

[61]托马斯·拉戈(1903~ ),智利诗人、作家。作品有《乡巴佬》等。

[62]阿图尔·伦德克维斯特(1906~),瑞典诗人、评论家。是瑞典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之一。1968年当选为瑞典科学院院士。著作有长诗《阿加迪尔》等。

[63]米格尔·奥特罗·席尔瓦(1908~ ),委内瑞拉作家、诗人。作品有《死屋》、《我想哭但哭不出》等。

[64]阿图罗·卡马乔·拉米雷斯(1909~ ),哥伦比亚诗人。作品有《爱的征兆》等。

[65]瑞典的两大节日之一,相当于我国的冬至。

[66]《圣经·新约》中的人物。是个乞丐,满身疥疮,是耶稣的朋友和学生;死后第四天耶稣使他复活。

[67]原文是葡萄牙文。

[68]西罗·阿莱格里亚(1909~1967),秘鲁小说家。主要描写印第安人的生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蛇》、《广漠的世界》等。

[69]费尔南多·贝朗德·特里(1912~ ),秘鲁建筑师、政治家。1963~1968年间当选为秘鲁总统。

[70]阿瑟·米勒(1915~ ),美国剧作家。剧作有《推销员之死》、《炼狱》等。

[71]维多利亚·奥坎波(1891~ ),阿根廷女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主要作品有回忆录《证词》等。

[72]玛丽安·穆尔(1887~1972),美国女诗人。擅长从客观事物的细节中提炼出富有真知灼见的名言。作品有《诗集》、《观察》等,后者曾获日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