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勃罗·聂鲁达年谱
巴勃罗·聂鲁达年谱
1904年 7月12日,内天塔利·里卡多·雷耶斯·巴索阿尔托(巴勃罗·聂鲁达)出生在智利的帕拉尔城,母亲是堂娜罗莎·巴索阿尔托·德·雷耶斯,父亲是堂何塞·德尔·卡门·雷耶斯·莫拉莱斯。8月,堂娜罗莎·巴索阿尔托去世。
1906年 堂何塞·德尔·卡门携子迁往特木科城,娶堂娜特立尼达·坎迪亚·马贝尔德为续弦。
1910年 巴勃罗·聂鲁达进特木科男子中学求学,在该校学完文科课程,于1920年毕业。
1917年 7月18日,特木科《晨报》发表署名内夫塔利·雷耶斯的一篇题为《热心与恒心》的文章。这是诗人第一次发表的文章。
1918年 11月30日,圣地亚哥《跑吧一飞吧》杂志第566期上发表署名内夫塔利·雷耶斯的一首诗《我的双眼》。该杂志在这一年内另又发表了他的3首诗。他的另外几首诗发表在特木科的学生文学杂志上。
1919年 巴勃罗·聂鲁达在《跑吧一飞吧》杂志上发表13首诗。为特木科的《南方大森林》撰稿。在奇廉和瓦尔迪维亚两地的刊物上发表作品,使用了不同的笔名。以《理想的夜曲》一诗参加马乌莱的奖花赛诗会,获三等奖。
1920年 10月,最后确定以巴勃罗·聂鲁达这个笔名发表作品。11月28日,获特木科春节赛诗会一等奖。同年,任特木科男子中学文学协会会长和考廷学生联合会执行秘书。写作《奇异的岛屿》和《徒然的劳累》两本诗集,没有出版。这两本诗集的一部分,后来收入《晚霞》一书。
1921年 巴勃罗·聂鲁达前往圣地亚哥,在师范学院法语师资专业深造。10月14日,以《节日之歌》在智利学生联合会主办的诗歌比赛中获一等奖,这首诗刊载在学生联合会刊物《青春》上。
1922年 为学生联合会正式出版的机关刊物《光明》杂志撰稿。8月24日,“时代”文学社主办华金·西富恩特斯、R.莫内斯蒂埃、阿尔韦托·罗哈斯·希门尼斯和巴勃罗·聂鲁达等几位诗人的诗歌朗诵会。10月,蒙得维的亚《时代》杂志出版青年诗人作品专号,刊载了聂鲁达的诗作。
1923年 8月,诗集《晚霞》初版问世,由光明出版社出版。阿利里奥·奥亚尔顺主编的《狄奥尼修斯》杂志发表聂鲁达的4首诗,后3首诗后来编入诗集《热情的投石手》。这本书写成于这一时期,但到1933年才出版问世。这一年,他以萨契卡的笔名为《光明》杂志撰稿42篇,全部为文学评论。这一年发表的几首诗,后来收入他的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例如,《二十首情诗》发表在11月24日的《光明》杂志第115期上时,题为《夜色边上的哀伤》)。
1924年 6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初版由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聂鲁达作序并选译的《阿纳托尔·法朗士选集》,也由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8月20日,聂鲁达在《民族报》上发表一封有关他的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的信,阐述创作经过。
1925年 巴勃罗·聂鲁达主编《驮马》杂志。在几个文学刊物如《脚手架》、《阿里巴巴》、《发电机》、《更新》和《民族报》上发表作品。在《光明》杂志第132期上发表《死的奔跑》一诗,后来成为诗集《大地上的住所》的首篇。《未可限量者的尝试》初版由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此书载有两个日期:1925年为付印期;1926年为出版期。
1926年 诗集《指环》和《居住者及其希望》初版由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晚霞》第二版定稿本由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并题赠胡安·甘杜尔福。《光明》杂志第135期上发表聂鲁达转译自法语的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作品《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记事》一书的片断。《雅典娜》杂志第5期和第10期上发表《病痛》和《重重磨难》,这两首诗后来同题为《写于冬天的情歌》和《幻影》的两首诗,一起收入诗集《大地上的住所》。
1927年 被任命为驻缅甸仰光领事。6月14日从圣地亚哥动身,取道布宜诺斯艾利斯,乘“巴登号”轮船赴里斯本,随同前往的有阿尔瓦罗·伊诺霍萨。7月16日到达马德里。7月20日到达巴黎,然后去马赛,从马赛继续其赴仰光的旅程。7月把他写的第一篇“记事”寄交圣地亚哥《民族报》,发表于8月14日。这种“记事”继续在《民族报》定期发表。马德里的《太阳》和《西方杂志》发表聂鲁达的诗。
1928年 任驻锡兰科伦坡领事。
1929年 出席在加尔各答举行的印度国民大会党代表大会。
1930年 任驻爪哇巴达维亚领事。12月6日,与玛丽亚·安托涅塔·哈格纳尔·沃格尔桑兹结婚。《西方杂志》在3月出版的第81期上刊载《死的奔跑》、《小夜曲》和《梦境中的马》等3首诗。
1931年 任驻新加坡领事。
1932年 经过两个月的海上旅行之后,返抵智利。7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第二版定稿本出版。
1933年 1月24日,圣地亚哥文学事业出版社出版《热情的投石手》初版。布宜诺斯艾利斯托尔出版社出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4月,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大地上的住所》(1925~1931)豪华本,印数100册。8月28日,抵布宜诺斯艾利斯,任领事。10月13日,在巴勃罗·罗哈斯·帕斯家中结识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
1934年 5月5日,赴巴塞罗那,任领事。10月4日,他的女儿马尔瓦·玛里娜诞生于马德里。12月6日,在马德里大学举行演说和诗歌朗诵会,由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作介绍。马德里《十字与线条》杂志发表聂鲁达译的威廉·布莱克[2]的作品《阿尔比翁的女儿们的幻觉》和《精神旅行者》。在莫拉·林奇家里结识德丽亚·德尔·卡里尔。
1935年 2月3日,调任驻马德里领事。4月,马德里普卢塔科出版社出版《西班牙诗人们向巴勃罗·聂鲁达致敬》。十字与线条出版社出版巴勃罗·聂鲁达评介的克维多的《死的十四行诗》。7月,十字与线条出版社出版巴勃罗·聂鲁达评介的《比利亚梅迪亚纳伯爵[3]的诗》。9月15日,十字与线条之树出版社出版《大地上的住所》(1925~1935)。10月,巴勃罗·聂鲁达主编的《绿马》诗刊杂志问世。
1936年 马德里英雄出版社出版《最早的几首情诗》(20首)。7月18日,西班牙内战爆发,不久,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遇害。聂鲁达动笔写作诗集《西班牙在我心中》。被撤去领事职务。前往巴伦西亚,然后赴巴黎。11月7日,与南希·丘纳德合编的诗刊《世界诗人捍卫西班牙人民》出版。与玛丽亚·安托涅塔·哈格纳尔离异。
1937年 2月,在巴黎发表关于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的演说。4月,与塞萨尔·巴列霍一起成立西班牙美洲支援西班牙小组。7月2日,美洲国家会议在巴黎召开;聂鲁达在会上发表一篇演说,后来被译成法语发表。10月10日,返回智利。11月7日,创立并主持智利知识界保卫文化联盟。11月13日,诗集《西班牙在我心中》由智利埃尔西利亚出版社出版。
1938年 《西班牙在我心中》相继出版了3版。几乎所有的聂鲁达作品,都在智利埃尔西利亚出版社和布宜诺斯艾利斯托尔出版社重新出版。5月7日,聂鲁达的父亲在特木科去世。7月,路易·阿拉贡作序的法译本《西班牙在我心中》出版。8月,聂鲁达主编的《智利曙光》杂志问世。8月18日,他的继母堂娜特立尼达·坎迪亚在特木科逝世。10月,人民阵线的总统候选人堂佩德罗·阿吉雷·塞尔达竞选总统获胜。聂鲁达到国内各地发表演说。《西班牙在我心中》一书在内战战火方酣的巴塞罗那前线出版。
1939年 被任命为驻巴黎负责西班牙移民事务的领事。3月,赴巴黎途经蒙得维的亚时,作为智利知识界保卫文化联盟的代表出席民主国家国际大会。4~7月,为西班牙流亡者奔忙,使其中一部分人得以登上“温尼伯号”轮船,于这一年年底到达智利。5月,诗集《愤怒与痛苦》在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西班牙在我心中》俄译本出版。蒙得维的亚AIAPE出版社出版《聂鲁达在我们中间》。巴黎G.L.M.出版社出版《诗三首》(《大地上的住所》中的3首诗)和聂鲁达写给西班牙流亡者的《智利欢迎你们》。
1940年 1月2日,返回智利。国际世界语者出版社出版世界语本《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洛萨达(后来开办了出版社)出版阿马多·阿隆索发表的《巴勃罗·聂鲁达的诗与风格》。聂鲁达继续写作《智利漫歌集》,它后来扩充为《漫歌集》。8月16日,到达墨西哥城,任总领事。
1941年 写作《一首献给博利瓦尔的歌》,由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出版。去危地马拉旅行。10月,墨西哥米却肯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2月,在奎尔纳瓦卡遭一群纳粹分子袭击,因此随即得到全美洲几百位知识分子的声援。
1942年 4月,赴古巴旅行。9月30日,举行长诗《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情歌》首次朗诵会,后来该诗诗句印在海报上,贴遍墨西哥城的大街小巷。《漫歌集》中的一首诗《美洲,我没有徒然弘用你的名字》在几家文学杂志上发表。他的女儿马尔瓦·玛里娜在欧洲去世。
1943年 墨西哥苏联之友协会出版《献给斯大林格勒的新情歌》。《智利漫歌集》出版非商业性内部版本。利马的人的时间出版社出版《巴勃罗·聂鲁达诗歌集》。波哥大20世纪书店出版《聂鲁达诗歌精华》。智利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由阿图罗·阿尔图纳特·菲利普斯选编的《聂鲁达诗选》。2月,聂鲁达赴美国,参加在纽约举行的“美洲之声”集会。返回时抵墨西哥;8月27日,墨西哥有2000人出席为他举行的欢送会。9月1日,他动身返回智利,途经太平洋沿岸几个国家。9月3日,到达巴拿马。9月9日,到达哥伦比亚,他在该国是洛佩斯总统政府和马尼萨莱斯城的贵宾。在卡尔达斯城,小学生成立“巴勃罗·聂鲁达小组”。10月22日,到达利马和库斯科,游览印卡帝国统治前的马丘比丘遗址。是阿雷基帕城的贵宾。11月3日,安抵圣地亚哥。12月8日,举行题为《在我的诗歌周围旅行》和《游历克维多的心灵》的演说。
1944年 获圣地亚哥市诗歌奖。举行一系列演说。纽约出版《〈大地上的住所〉诗选》内部版本。布宜诺斯艾利斯洛萨达出版社出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大地上的住所》。
1945年 3月4日,被塔拉帕卡和安托法加斯塔两省选为议员。《向北方和斯大林格勒致敬》小册子出版。荣获智利国家文学奖。5月30日,在议会发表首次演说,后编入《演说四篇》出版。7月8日,加入智利共产党。7月15日,出席在圣保罗帕卡恩布体育场举行的向路易斯·卡洛斯·普雷斯特斯致敬的大会,有10万人参加这个大会。7月30日,受到里约热内卢巴西文学院的接待;曼努埃尔·班代拉致欢迎词。7月31日,圣保罗举行欢迎巴勃罗·聂鲁达大会。8月1~8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蒙得维的亚举行朗诵会和演说会。9月,写作《马丘比丘之巅》。
1946年 1月18日,墨西哥政府授予他阿斯特卡之鹰勋章。3月20日,发表题为智利北方之行的演说。被任命为加夫列尔·冈萨雷斯·魏地拉先生竞选智利总统的全国宣传负责人。《西班牙在我心中》在捷克斯洛伐克出版。《大地上的住所》在哥本哈根和美国出版。巴西圣保罗出版《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12月28日,法院判决宣布巴勃罗·聂鲁达为他的合法名字。
1947年 《愤怒与痛苦》、《西班牙在我心中》及其他诗篇终于合编为诗集《第三个住所》,由布宜诺斯艾利斯洛萨达出版社出版。南十字座出版社把他的全部诗歌汇编成集,以《大地上的住所》为集子名称。聂鲁达到麦哲伦海峡旅行。智利作家协会出版他的演说集。11月27日,《致千千万万人的梯己信》在加拉加斯《国民报》上发表(因10月4日起智利正式实行新闻检查)。智利共和国总统以此信为由,对聂鲁达开始进行政治迫害。
1948年 1月6日,在议院发表演说,后来以《我控诉》为标题出版。2月3日,最高法院批准剥夺聂鲁达的共和国议员特权。2月5日,法院下令逮捕他;从这一天起他在智利躲藏起来,着手创乍《漫歌集》。许多国家举行向他致敬的晚会,并出版他的诗集。伦敦《亚当国际评论》出版一期聂鲁达专号。
1949年 2月24日,从南方地区越过安第斯山脉,离开智利。4月25日,出席第一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从此揭开他的行踪之谜。世界和平理事会任命他为理事。6月,初访苏联,参加普希金诞辰150周年的庆祝活动。6月27日,他在莫斯科受到苏联作家协会的欢迎。7月,访问波兰和匈牙利。8月,偕保罗·艾吕雅前往墨西哥。9月,出席在墨西哥举行的拉丁美洲保卫和平大会;因病在墨西哥滞留到年底。他的诗集或诗选在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匈牙利、美国、苏联、墨西哥、古巴、哥伦比亚、危地马拉、阿根廷诸国出版。智利和平出版社出版诗集《和蔼可亲的祖国》。
1950年 1月28日,议会议长阿图罗·阿历山德里对聂鲁达合法居留国外的准许到期。《漫歌集》在墨西哥出版两种版本,其一由赞助委员会出版;其二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两种版本都有戴维·阿尔法罗·西凯罗斯和迭戈·里维拉的插图。在智利也出版了两种地下版本。访问危地马拉,举行朗诵会和演说会,受政府和议会欢迎。《巴勃罗·聂鲁达在危地马拉》出版。6月,前往布拉格,然后赴巴黎。10月,在几册法译本《漫歌集》上签名。前往罗马,然后去新德里会晤贾瓦哈拉尔·尼赫鲁。他的诗被译成印地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11月16~22日,出席在华沙举行的第二次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1月22日,他以《伐木者醒来吧》与毕加索及其他艺术家一起荣获国际和平奖。应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协会之邀,到该协会所属的多布里斯城堡小住一段时日。墨西哥出版《漫歌集》新的普及本;智利出版另一种地下版本。在美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苏联(印行25万册)、瑞典、罗马尼亚,印度、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出版了新版本。
1951年 周游意大利。在佛罗伦萨、都灵、热那亚、罗马、米兰举行朗诵会。《伐木者醒来吧》出版意大利语版。1月14日,在聂鲁达缺席的情况下,智利作家协会和作家工会发起,在圣地亚哥庆祝《漫歌集》的出版。1月20日,米兰举行报告会,由萨尔瓦托雷·夸齐莫多和雷纳托·比罗莱发表有关聂鲁达的诗的演说。3月,赴巴黎。5月,前往莫斯科、布拉格和柏林。8月5~19日,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然后,出席捷克卡罗维发利电影节和莫斯科人民艺术节。经横贯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蒙古人民共和国。由该共和国到达北京,代表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国际和平奖授予孙逸仙夫人。聂鲁达的诗集在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冰岛出版;还出版了聂鲁达诗集的意第绪语、希伯来语、朝鲜语、越南语、日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乌克兰语、乌兹别克语、葡萄牙语、斯洛文尼亚语、格鲁吉亚语、亚美尼亚语译本。
1952年 在意大利小住。2月10日,在卡普里岛动笔写他的诗集《葡萄与风》。出版了《船长的诗》的内部和匿名版本。7月和8月,前往柏林和丹麦。智利对聂鲁达的逮捕令,在发出后3年零几个月被撤销了。8月12日,聂鲁达回到圣地亚哥,那里为他举行了盛大欢迎会。住入在林奇大街的住宅。前往特木科和智利的其他一些地方。12月,以国际和平奖评委的身份前往苏联。动笔创作诗集《元素颂》。
1953年 1月22日,访苏归国。组织美洲大陆文化大会,该大会4月在圣地亚哥召开,出席者有迭戈·里维拉、尼古拉斯·纪廉[4]、若热·亚马多等杰出的知名人士。《全部的爱》(纳西门托出版社)和《政治诗》(南方出版社)两部诗集在圣地亚哥出版。12月20日,获斯大林和平奖。开始建造住宅“拉恰斯科纳”。
1954年 1月。在智利大学举行5次有关自己的诗歌的演说。7月,洛萨达出版社出版《元素颂》;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葡萄与风》。7月12日,为他隆重举行50寿辰庆祝会。全世界前来祝寿的作家有:中国的艾青和萧三,苏联的伊利亚·爱伦堡,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尔达和库特瓦列克。巴劳尔[5]在圣地亚哥演出的戏剧中,以朗诵聂鲁达的诗表示祝贺。还有美洲各地来参加的许多朋友,如巴拉圭的埃尔维奥·罗梅罗,危地马拉的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阿根廷的奥利韦里奥·希龙多、诺拉·兰赫、玛丽亚·罗莎·奥利弗、劳尔·拉腊、德·莱利斯等等。聂鲁达把藏书及其他收藏品赠予智利大学,该大学决定提供资金建立聂鲁达基金,以推动诗歌的发展。6月20日,举行聂鲁达基金会成立仪式,智利大学校长堂胡安·戈梅斯·米利亚斯和聂鲁达发表了演说。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这两篇演说,免费分发。法国出版有费尔南·莱热插图的《漫歌集》。巴黎皮埃尔·塞热尔斯出版社出版的《当今诗人诗集》中,收有让·马尔塞纳克选译的《巴勃罗·聂鲁达诗选》。皮埃尔·塞热尔斯出版社出版《全部的爱》。匈牙利和波兰出版他的诗集,耶路撒冷出版他的诗集的希伯来语译本。苏联出版《漫歌集》。
1955年 与德丽亚·德尔·卡里尔离异。他的住宅“拉恰斯科纳”落成,与他现在的妻子马蒂尔德·乌鲁蒂亚迁入居住。创办并主编《智利报》杂志,每年出版3期。德国莱比锡因塞尔出版社出版《伐木者醒来吧》,柏林沃尔克和威尔特出版社出版《葡萄与风》。他的诗选出版阿拉伯语译本。意大利波洛尼亚费尼切·瓜尔达丛书出版社出版《漫歌集》。出版了一种诗集的波斯语译本。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出版《漫歌集》。圣地亚哥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他的散文集《游记》,集中收入他的几篇演说。访问苏联、中国及东欧几国,还访问了意大利和法国。返回美洲时,在巴西和蒙得维的亚举行朗诵会,并在阿根廷的托托拉尔和科尔多瓦作短期休息。
1956年 1月,洛萨达出版社出版《新元素颂》。2月,返回智利。9月,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活版印刷术颂》。斯德哥尔摩出版《浩瀚的大洋》。
1957年 1月30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聂鲁达全集》圣经纸本。动笔写《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4月1日,前往阿根廷。4月11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被捕,在国家监狱里拘留一天半,经智利驻布宜诺斯艾利斯领事斡旋后获释。他没有举行原定的诗歌朗诵会,便离开了阿根廷。马里奥·豪尔赫·德·莱利斯写的《巴勃罗·聂鲁达》出版,这是一本拉·曼德拉戈拉出版社出版的评介聂鲁达诗歌的书(以后又出了几版);布宜诺斯艾利斯卡塔戈出版社出版罗伯托·萨拉马写的《评巴勃罗·聂鲁达》。在蒙得维的亚举行朗诵会。任智利作家协会主席。12月18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颂歌第三集》。
1958年 参加智利总统竞选的政治活动。到全国各地旅行,参加群众集会。8月18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诗集《狂歌集》。
1959年 旅行委内瑞拉5个月,在那里受到莫大尊敬。11月5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诗集《出航与归来》。12月5日,经同意出版《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地下版本。开始在瓦尔帕莱索建造住宅“拉塞瓦斯蒂安纳”。
1960年 出发旅行。4月12日,在“路易·吕米埃号”轮船上完成《丰功伟绩颂歌》。让·马尔塞纳克翻译他的长诗《斗牛》,附有巴勃罗·毕加索的蚀刻画插图16帧。到苏联、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旅行,这一年的其余时日在巴黎盘桓。归途中经过意大利,从那里乘船赴哈瓦那。古巴出版《丰功伟绩颂歌》,印数25000册。12月14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爱情十四行诗一百首》审定本。
1961年 2月,返回智利。智利圣地亚哥南方出版社出版《丰功伟绩颂歌》。7月26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智利的石头》。10月31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礼仪之歌》。美国耶鲁大学罗曼语研究所任命他为通讯研究员。这一荣誉衔曾授予其他诗人,其中有圣琼·佩斯[6]、T.S.艾略特。《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出版第100万册。巴黎出版艾丽斯·加斯卡翻译的《全部是爱》。美国出版《巴勃罗·聂鲁达诗选》。
1962年 1月,《国际十字架》杂志开始分10期连载《巴勃罗·聂鲁达回忆录:诗人的生活》。3月30日,被接受为智利大学哲学与教育系的荣誉成员,尼卡诺尔·帕拉致欢迎词。纳西门托出版社出版巴勃罗·聂鲁达和尼卡诺尔·帕拉的演说词。4月,出访苏联、保加利亚、意大利和法国。9月6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诗集《全权》。出访归来,直接回到瓦尔帕莱索家中。
1963年 洛萨达出版社出版《聂鲁达全集》第二版。《概要》在意大利的阿尔皮尼亚诺出版,由塔洛内印刷厂印制。此书后来收入《黑岛的记事本》中。瑞典科学院的阿图尔·伦德克维斯特在斯德哥尔摩的《博米尔斯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聂鲁达》的长文。12月,巴西大使馆当时的文化参赞蒂亚戈·迪·梅洛在智利圣地亚哥主编的《巴西人的笔记》杂志上,以《内部材料》为题,发表了聂鲁达为奥梅罗·阿尔塞写的十四行诗绘制的插图。
1964年 评论家和语言学院院士劳尔·席尔瓦·卡斯特罗出版一本篇幅浩繁的书《巴勃罗·聂鲁达评传》。智利国立图书馆庆祝诗人的60寿辰。图书馆馆长堂吉列尔莫·费利乌·克鲁斯在有关聂鲁达的一系列讲座上第一个发言。巴勃罗·聂鲁达发表题为《我怎样看自己的作品》。费尔南多·阿莱格里亚、马里奥·罗德里格斯、埃尔南·洛约拉、乌戈·蒙特斯、内尔松·奥索里奥、路易斯·桑切斯·拉托雷、博洛迪亚·泰特尔鲍姆、曼努埃尔·罗哈斯、海梅·希奥尔达诺、费德里科·肖普夫等人发表了演说。智利的《落叶松》、《曙光》、《马波乔》3杂志出版聂鲁达专号。7月12日,洛萨达出版社出版各有标题的5卷诗集《黑岛的记事本》。9月9日,聂鲁达翻译的莎士比亚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由洛萨达出版社出版。巴勃罗·聂鲁达紧张地参加竞选总统的活动,在国内自北到南旅行。10月10日,智利大学戏剧学院首演《罗密欧与朱丽叶》。
1965年 2月,赴欧洲旅行。6月,英国牛津大学授予聂鲁达哲学与文学荣誉博士学位,这一学位是第一次授予一个南美洲人。7月,小住巴黎。然后前往匈牙利,在那里与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合写《吃在匈牙利》,此书后来同时用5种语言出版。出席在南斯拉夫布莱德举行的国际笔会会议;然后出席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和平大会。以列宁奖评委身份前往苏联,此次列宁奖授予西班牙诗人拉斐尔·阿尔韦蒂。12月,途经布宜诺斯艾利斯时盘桓数日,然后返回智利。
1966年 6月,前往美国,应邀作为贵宾出席国际笔会会议。在纽约举行诗歌朗诵会,美洲诗人元老阿奇博尔德·麦克利什出席了朗诵会。在华盛顿和伯克利为美国国会图书馆录音。随后前往墨西哥,在大学里举行朗诵会;到秘鲁,在市剧院、圣马科斯大学、工程大学举行朗诵会;在阿雷基帕举行朗诵会。应西罗·阿莱格里亚领导的秘鲁作家协会的邀请,他被授予秘鲁太阳勋章。加利马尔出版社出版路易·阿拉贡的《挽巴勃罗·聂鲁达》。埃米尔·罗德里格斯·莫内加尔的《原地不动的旅行者》由洛萨达出版社出版。10月28日,他与马蒂尔德办理了婚姻的法律手续。由当代艺术之友协会出版《鸟的艺术》内部版本,书中有安图内斯、埃雷拉、卡雷尼奥和托拉尔绘制的插图。每周一次(连续10次)广播他的回忆录和朗诵他的诗。巴勃罗·聂鲁达写作一出话剧《华金·穆列塔的显赫与死亡》。巴塞罗那卢门出版社出版《建在沙上的房屋》,诗人撰文,塞尔希奥·拉腊因摄影。
1967年 4月出访。5月22日,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苏联作家代表大会。7月20日,被授予维亚雷焦-维尔西利亚奖,该奖是这一年初次设立的,以表彰为文化和人民之间的理解作出贡献的世界性人物。访问意大利、法国、英国,于8月间返回智利。10月14日,智利大学戏剧学院在圣地亚哥首演《华金·穆列塔的显赫与死亡》,由佩德罗·奥尔图斯导演,塞尔希奥·奥尔特加配乐。智利之字矛出版社出版这个剧本的初版。苏格兰诗人阿拉斯泰尔·里德把聂鲁达的几首诗译为英语发表,并加以评介。奥地利画家以《马丘比丘之巅》为题材,绘制了一种手工艺书籍,这种版本在巴黎售出66册。圣地亚哥出版社出版聂鲁达作品研究者埃尔南·洛约拉的《巴勃罗·聂鲁达作品中的生与死》。
1968年 7月,洛萨达出版社出版《聂鲁达全集》第三版,这一版为两卷本;本版收有智利研究者埃尔南·洛约拉辛勤编成的聂鲁达全部作品的总目录。洛萨达出版社还出版了《日子的手》,此书未列入前述《全集》中,
1969年 《世界末日》和《仍然》两书出版。8月,智利国立图书馆举办聂鲁达作品按书目学要求陈列的展览会。9月30日,智利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指定他为共和国总统候选人;因此到全国各地进行竞选活动,并参加促成人民联盟的会谈。后来退出竞选,以让萨尔瓦多·阿连德成为人民联盟唯一的总统候选人。
1970年 积极参加萨尔瓦多·阿连德竞选总统的活动。洛萨达出版社出版《烧红的剑》和《天上落下的石头》两书。人民联盟竞选获胜,萨尔瓦多·阿连德就任智利总统,聂鲁达被任命为智利驻法国大使。
1971年 10月21日,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六位西班牙语作家和第三位拉丁美洲作家。
1972年 应邀赴纽约出席国际笔会会议并致开幕词,他利用这一机会揭露美国对智利的封锁。洛萨达出版社出版《无用的地理学》一书。着手为其《回忆录》定稿。辞去驻法国大使职务,于11月返回智利。智利政府和人民在圣地亚哥国家体育场举行盛大的群众大会欢迎他。
1973年 基曼图出版社出版《鼓动刺杀尼克松并赞美智利革命》一书,这是巴勃罗·聂鲁达为这一年3月议会竞选而作的一本政治诗集。年中,他号召拉丁美洲和欧洲知识界设法避免智利发生内战。9月11日,一场军事政变推翻了人民联盟政府;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殉职。9月23日,巴勃罗·聂鲁达在智利圣地亚哥逝世。国际舆论界十分惊讶地获悉,他在瓦尔帕莱索的住宅和在圣地亚哥的正在为他守灵的住宅,已被智利法西斯分子抢掠一空并捣毁。
[1]莱纳·马利亚·里尔克(1875~1926),德裔奥地利作家、诗人。对20世纪德语文学有重大贡献,作品有诗集《杜伊诺哀歌》、《马尔特·劳里茨·布里格记事》等。
[2]威廉·布莱克(1757~1827),英国诗人、画家。作品有诗集《天真之歌》、长诗《法国革命》等;绘画有为《神曲》绘制的120幅水彩画等。
[3]是西班牙著名诗人胡安·德·塔西斯-佩拉尔塔(1582~1622)的封号。
[4]尼古拉斯·纪廉(1902~?),古巴诗人。对社会正义和人类团结的信念,使他成为非洲血统古巴人的代言人和拉丁美洲革命者中受爱戴的英雄。作品有诗集《音响的动机》、《西班牙》等。
[5]让-路易·巴劳尔(1910~?),法国享有国际声誉的演员、导演、演出人。演过许多名剧,也演过电影,曾获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称号。
[6]圣琼·佩斯(1887~1975),法国诗人、外交官。曾获1960年诺贝尔文学奖。到过中国,任驻上海和北京的外交官。作品有长诗《征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