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期之末……

在这个时期之末……

在这个时期之末,我又独自驻足在新发现的土地上,似乎这次长途跋涉全属徒劳。就在生的阵痛里,就在我早期的诗歌源泉喷涌而出,莫名的恐惧使别人也使自己惊惶不安之际,就在我的创作欲望已经激发的那个新的黎明,我陷入了极度痛苦和第二次孤独中。我何去何从?我应回归哪里,应投往何方,应在何处沉默或激动?我向光明和黑暗的所有方向看去,除了我亲手精心创作的空虚之外,一无所见。

然而,最靠近的、最根本的、最广泛的、最出人意料的事物,直到此刻才在我前进的道路上出现。我思虑过整个世界,却没有想到人;我残忍而痛苦地探索过人的心灵;我看见了城市——不过是空荡荡的城市,却没有想到人;我看见了外表悲惨的工厂,却没有看见屋顶下的、大街小巷的、车站的、城市里和村野上的痛苦。

最初射穿西班牙吉他的子弹没有使它发出乐音,却使它喷出鲜血,这时我的诗歌幽灵似地停留在人类受苦受难的街心,并开始从它顶上升腾起一股鲜血的激流。从此以后,我的道路与大众的道路汇合了。我突然觉察到人民需要我从孤独的南方向北方进友,人民期望我卑微的诗歌能成为剑和手帕,以便擦干深重的痛苦使他们淌下的汗水,以便使他们得到一件争取面包的武器。

从此空间拓宽了,变得深厚而且持久。我已经稳稳站立在大地上。我们要不受限制地掌握存在的一切。我们无需探寻奥秘,我们就是奥秘。我的诗开始成为空间茫无边际的氛围——既弥漫于海下又弥漫于地下的氛围——的物质部分,开始进入奇异植物的长廊,开始在大白天与太阳的幽灵谈话,开始勘察藏在大地隐秘处的矿坑,开始使秋天和人建立起已被遗忘的联系。天空暗淡下去,而发出的磷光和令人恐惧的闪电不时照亮天空;一座用远非最直露、最陈旧的语言建造的建筑物,隐约出现在天边;一片新大陆从我的诗歌的最秘密的原料中升起。我定居在这片土地上,为这个王国进行分类,触摸它所有的神秘海岸,平息它的浪花,浏览它的动物学,走遍它的地理经度,就这样度过了许多黑暗、孤独和渺茫的岁月。

[1]原指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城的土著,后来成为《圣经·新约》中对耶稣的一种称谓。

[2]指西班牙诗人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详见本书第五章《西班牙在我心中》。

[3]豪尔赫·曼里克(1440~1479),西班牙诗人。他写的《为父亲去世而作的对偶体诗》,被认为是15世纪西班牙抒情诗的杰作之一。

[4]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1503~1536),西班牙文学史上“黄金时代”的第一位重要诗人。

[5]古斯塔沃·阿道弗·贝克尔(1836~1870),西班牙诗人、浪漫主义后期的散文和传记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韵集》、散文《传说集》等。

[6]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法国作家。处女作《茫茫黑夜漫游》很成功,引起强烈反响。1936~1937年访苏后发表攻击性小册子《我的罪过》;稍后,成为狂热的反犹太主义者,在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亲希特勒倾向,煽动种族主义。纳粹德国战败后出逃。1950年被法国法庭缺席判刑。1951年获赦。是个有争议的作家。

[7]皮尔·德里欧·拉罗舍尔(1893~1945),法国小说家、散文家。曾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战争、占领行动辩解。法国解放后不久自杀。

[8]埃兹拉·庞德(1885~1972),美国诗人、评论家,对英美现代文学的发展有重要贡献。他对墨索里尼有错误认识,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罗马电台发表数百次广播讲话,抨击美国参战。1945年被控犯有叛国罪,遭美军逮捕,1958年才撤销对他的控告。

[9]尤利乌斯·施特赖谢尔(1885~1946),纳粹煽动政客,30年代残酷迫害犹太人的纳粹分子之一,1946年10月1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违犯人道罪将他判处绞刑。

[10]安娜·西格斯(1900~1983),德国女作家。作品有小说《第七个十字架》等。

[11]阿诺德·茨韦格(1887~1968),德国犹太作家。主要著作有《格里沙中士案件》等。

[12]马丁·尼默勒(1892~ ),德国基督教牧师、神学家、反纳粹人土。他反对歧视犹太裔教徒,反对希特勒政权控制教会。1938年3月被送入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才由盟军释放。

[13]卡尔·冯·奥西埃茨基(1888~1936),德国记者、和平主义者、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希特勒上台后,于1933年将他押送集中营,1936年病故狱中。

[14]有人译作《诗歌总集》。这一译名显然是对原文的误解。

[15]莱昂·布鲁姆(1872~1950),法国第一个社会党的总理,也是第一个任法国总理的犹太人。社会党右翼领袖,曾两度依靠人民阵线组阁,但公然违反该阵线的纲领,采取纵容法西斯国家侵略的不干涉政策。1940年被伪政府逮捕,并送德国囚禁。战后为重建法国作出一定贡献。

[16]胡安·内格林(1894~1956),西班牙共和派政治家。在西班牙内战期间(1936~1939),他于1937年5月任总理,1939年辞职,流亡巴黎、英国和美国。曾任共和国流亡政府总理,1945年辞职。

[17]阿尔瓦雷斯·德尔·巴约(1891~1975),西班牙作家、政治家。作品有小说《红色小路》等。

[18]是当今国际通用的盲文符号,法国人路易·布拉耶(1809~1852)于1824年创制的。

[19]皮埃尔·德·龙萨(1524~158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的杰出诗人。“七星诗社”的成员之一。主要诗集有《颂歌集》、《给爱兰娜的十四行诗》等。

[20]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法国诗歌的一个流派,由龙萨、杜·倍雷、左台尔、狄亚尔、巴依夫、贝罗、多拉7位诗人组成。该诗社发扬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法国民族诗歌的发展。

[21]皮埃尔·赖伐尔(1883~1945),法国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与纳粹德国合作的卖国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