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 都市功能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4.1.1 都市功能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以2004年F1赛车中国赛事为例,最终结果表明了都市的人文、地理、经济、形象在聚合力、辐射力、持续力的重要性。

F1赛事作为一项时尚的竞技体育运动,从诞生那天起就显示出了与从众不同的特征:投资大、风险高、收益明显、价值突出,因而成为世界知名城市的名片。

根据国际汽联的统计:1997年在欧洲举行的11站大奖赛共吸引现场200多万观众,这些观众花费50亿美元并创造了74万个就业机会。

在英国银石赛道,每年(主要为3天,下同)的综合收益为3000万英镑,而美国的印第安纳波利斯赛道则收益达5000万英镑。

在短短的几天赛事中,F1赛事还给商、旅创造出几倍于赛事收入的经济收益。例如,2004年巴林赛道的相关收益达到7400万美元,每人平均每天花费226美元,表4-1反映了F1赛事的直接可衡量的经济收益。

表4-1 2003年度F1赛事观众及消费统计

数据来源: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

表4-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地区分布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表4-3 最终消费及构成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表4-4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

注:本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指数按可比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表4-5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单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显而易见,作为一次赛事,F1带予的不仅仅是直接的可衡量收益,它还包括相关行业,如广告、赛事地居民收入乃至政府的收支、形象收益等。上述收益又从另一角度反映出一个道理:脱离了都市这一环境,不仅会带来投资上的困境,也无法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满足消费者的各种需求,提供多种商业设施,并且作好合格服务人员的准备。都市的存在,特别是一些大都市的存在,可以使这些问题在很高程度上迎刃而解。

以下数据提供了佐证:

上海赛车场占地面积2.5km2,可以容纳20万名观众,主副看台有5万只座位,工程建设一共分为两期,总投资26.45亿元,每年运行费用中申办费每年约2.43亿元,电视转播权费每年1.5亿元,回报期12年。以上述数据计算,每年的收入将达到或超过6.7亿元,才能收回成本并获益。

为了保障F1赛事的顺利进行,地方政府配套建设的使用资金超过10亿元,连接了A5、A30、A12三条高速公路,开辟了轨道交通11号线的专用站点(待建中),并继续建设(拓宽)嘉松公路、宝安公路,使F1赛地最终可以建在高速公路的轮子上。

2004年上海赛事3天中吸引了国内外游客约20万人,直接的收入有:门票收入3亿元,场内消费约7500万元,冠名费收款8800多万元,场内广告费约7500万元,停车费收入约750万元,此外,还包括F1衍生产品收入、场外餐饮、住宿收入(住宿费是平时的3倍)等等。

据测算,以赛事3天20万游客扣除门票外约消费总额为2.5亿元,非F1赛事期间的游客约300万人次计,每人次消费300元,总量达9亿元。从上述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都市的存在和其本身的经济实力,在举行一项竞技赛事的投资、吸引人量、交通组织以及收益上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