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社会消费结构中的竞技体育消费
5.2.2.1 社会消费的分类和层次
消费是社会生产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生产、交换、分配一起构成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社会生产总过程,使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这样生产就没有目的。”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社会消费关系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人们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中进行的社会行为和过程。并且,一定社会里个人消费的方式、消费的结构、消费的需求是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制约的,一般来说两者大体是作同方向变动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高、经济发展速度比较快,人们的消费需求、消费方式、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等的增长、变化和提高就相应较快。
生活消费,作为人们对消费资料的使用和消耗,是人和物之间、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从满足人们需要的角度,可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从满足人们需要的不同效能的角度看,可分为吃、穿、住、用、行等消费;从满足人们需要的消费品的价值角度看,可分为低档、中档和高档等消费;从满足人们需要的性质看,可分为物质、精神和劳务的消费。根据消费需求理论,满足个人生活消费的层次和序列可分为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其中,生存消费是通过对各种生存资料、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资料的消费而获得实现的,它是恢复体力和脑力,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属于低层次的消费。发展消费是通过对各种发展资料消费来实现的,它是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力,开发体力和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属于中高层次的消费;享受消费则是通过对各种享受资料的消费来实现的,它是保证人们生活消费更加舒适、愉快、增进身心健康获取美的享受的必要条件,属于高层次的消费。当然三者难以截然分开,其界限是相对的、变化的。但是从一个既定的时期来看,它们之间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5.2.2.2 竞技体育消费属性
竞技体育消费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为竞技体育消费是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生存消费之后,以追求发展和享受等需要而出现的个人消费行为,也是个人在正常的工作和必要的家务劳动等时间之外,利用闲暇时间而形成的带有个人偏好的消费行为。体育消费是社会消遣和娱乐消费的重要载体之一,而竞技体育消费又是体育消费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个人闲暇消费(休闲消费)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也是社会大消费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分支。因此,竞技体育消费是个人生活消费中属于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社会,在余暇时间增加以后,运动休闲已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在20世纪,美国人评价社会消费观念时说,50年代的烟酒,60年代的化妆,70年代的跑步;法国某社会学家在概括法国妇女的消费理念时说:60年代是化妆,70年代是香水,80年代是健美。因此,体育消费是为了追求一种文明、健康、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休闲、健身和娱乐兼容的消费。体育消费的兴起和不断增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在体育消费日益高涨的同时,竞技体育消费始终引导着体育消费的发展方向,成为体育消费中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