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的艺术旨趣是什么

一、电视剧的艺术旨趣是什么

黑格尔指出,“艺术的真正职责就在于帮助人认识到心灵的最高旨趣”[1],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自身的艺术旨趣即创作宗旨和意图。要准确定义电视剧的艺术旨趣,必须从电视剧艺术、传播、文化三个方面理解它的特性。

首先是电视剧的艺术特性。德国艺术史家希尔特在研究如何认识具体艺术形式的美的时候引用了“特性”的概念,指出“特性”就是“艺术形象中个别细节把所要表现的内容突出地表现出来的那种妥帖性”[2]。希尔特进一步指出戏剧的组成内容是动作(情节),戏剧要表达出这种动作是如何发生的。作为现代戏剧形式之一的电视剧是以故事情节(动作序列)为艺术表达的中心,面向“通俗”生活,面对现实人生,电视剧剧集长短体现的就是电视剧故事情节本身的长短,从这个意义上说,电视剧审美是对电视剧情节的过程意义的追问。

其次是电视剧的传播特性。电视机是电视剧传播的终端设备,家庭是电视剧的传播环境,尽管电脑和移动媒体也越来越多地成为电视剧传播的终端,但是长期以来家庭环境已经是电视剧审美文化的一部分,这对电视剧审美创造和审美接受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形成了中国电视剧文化的定型因素,那就是电视剧所表现的人类冲突和戏剧、电影表现的人类冲突,最终的价值取向不一样,那就是情感本质。电影观众在黑暗的、远离银幕的物理空间中,长于对人类的反省和人性的思考,触摸人的心灵。电视剧观众在家庭温馨的、靠近屏幕的物理空间中,远离戏剧场所的“仪式感”,需要寻找的是人生的安慰、情感的抚慰和志气的张扬,表现的方式是有节制的。电视剧所表现的故事元素和文化元素,要符合中国家庭的传统环境观念,因此,那些表现人性冷漠、背离人性向善的情节动作,就需要审慎处理,比如很多学者就批评过新版《三国演义》中很多直接表现的血腥场景,有悖电视剧的艺术旨趣。

最后是电视剧的文化特性。正如劳逊在《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指出的,“戏剧,和一切用以造成交流的形式相同,是用来反映一个特定社会的风尚、道德和生活方式的”[3],电视剧作为一种戏剧样式,也是对特定社会的风尚、道德和生活方式的反映,哪怕是神魔剧、科幻剧,神话人物和科幻人物及其故事情节、主题也带有强烈的人类生活和人类文化的痕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每一种文化都开启一个新的地平线。电视剧作为现代电子技术催生出来的当代综合艺术,它所开启的文化景观就在于,它能用突破传统戏剧的时空观念和电影的时长,用更大的叙事容量去展现“人”的生活故事,探寻人类社会的风尚、道德和生活方式,最终指向的是人类生活、生命的意义,因此比戏剧、电影更具亲和力。电视剧冲突情节所表现出来的“变数”,具有极强的日常性,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人物冲突的不断变化、命运的不断变化,展示变化中的人性、情感、意志、道德伦理和价值观,最终通过塑造人物的方式,通过观众对于人物的理解和认可,追问人的生命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电视剧的艺术旨趣是对日常性情节的过程意义与人的生命意义的追问。日常性情节过程意义的追问目标是戏剧性审美,人的生命意义的追问目标是人物价值认同,最终的目标是在有节制的审美表现中,抚慰情感、张扬志气。进一步浓缩以上表述,可以概括为,电视剧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即通过日常性情节的戏剧性审美,达到对人的生命意义的价值认同,从而实现抚慰情感、张扬志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