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元的动态塑造
电视剧由三组行动元组成的人物阵列中,行动元会随着剧情发展和矛盾冲突的变化而发生变更,转移到另一组行动元阵列中,形成人物冲突关系的变化。人物冲突关系的变化是剧情发展的需要,也是电视剧戏剧性的直接体现,更是电视剧对日常生活情境的真实反映。
第一,主客体冲突关系的动态变化是电视剧叙事线索的主要脉络。戏剧性是从人物关系的相对平衡状态开始的,人物冲突关系的相对平衡被打破是电视剧叙事的起点。电视剧《打狗棍》中,以戴天理为主客体中的一方,依次形成了八次主客体冲突关系变化:师父郭大鞭子作为委派者临终发出了“清理门户”的指令,让接受者同时也是主体的戴天理发现师父被师弟那图鲁所害,师兄弟关系的关系平衡被打破,那图鲁成为戴天理报仇的客体;戴天理要在热河禁烟,那麻子、那图鲁父子成为戴天理热河禁烟的客体,戴天理和那图鲁的冲突关系进一步加深;当了团长的那图鲁回到热河报仇,戴天理成了那图鲁报仇的客体,主客体关系随着人物冲突的变化发生了互换;日笔者为了抓捕杀害日本兵的凶手马九斤,与戴天理产生冲突,戴天理成为日笔者报复的客体,他被迫回到热河;戴天理要保卫热河,日本侵略者成为戴天理保家卫国的客体;日笔者联合那图鲁攻击戴天理,戴天理成为攻击行动的客体;落合介要报仇,戴天理成为落合介报仇的客体;戴天理保护祖宗留下的文物,落合介、那图鲁成为戴天理行动的客体。主客体关系的变化,人物主客体身份的变化,构成了电视剧剧情发展的核心线索和全剧的宏观框架。
第二,行动元与角色关系的动态变化是构成电视剧复杂叙事的前提。在电视剧冲突叙事中,除了主客体之间的发展变化,次要角色的行动元变化,让冲突叙事更加复杂,人物脸谱更加丰富,同时也是电视剧戏剧性的重要体现。电视剧《打狗棍》中,那素芝先后是戴天理情感冲突关系中的客体和抗日行动的辅助者;马九斤在寻仇戴天理的过程中是行动的主体,抗日过程中他又成为戴天理的辅助者;白金柜在给戴天理当伙计时是戴天理的辅助者,在日军侵略过程中则成了日军的辅助者;方梦桥在戴天理禁烟过程中先充当了辅助者角色,继而成为禁烟的客体,最后成为戴天理抗日的客体;耗子在那图鲁复仇过程中是那图鲁的辅助者,而在马九斤复仇过程中成了反对者……正是人物行动元的不停变化,让冲突关系不断变化,这种特定剧情条件下人物的命运沉浮和主客观交替演变成为电视剧人物审美的重要内容。
就受众的价值标准而言,冲突人物每一次行动元的变更,有可能是变好(如老二婶、耗子等),表现了他们人格的升华,让观众感到温暖,有可能是变坏(如白金柜、方梦桥)等,表现了他们人格的沦丧,是观众痛恨和批判的对象。行动元的动态塑造,在叙事时间线上与正面人物形成正衬、反衬关系,影响着冲突人物关系的力量对比,是戏剧悬念营造等戏剧性创造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