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转运用充分表现电视剧冲突的悲剧意味
电视剧《闯关东》,原本打算去做陪嫁丫头的鲜儿得知那文嫁的竟然是杳无音信的未婚夫朱传文时,犹如五雷轰顶。在朱传文热闹结婚的场面之外,有鲜儿孤苦辛酸的身影,表面上热闹美满的喜剧实际上表现的是鲜儿一出命运无常的悲剧。鲜儿的出现让所有人都陷入了困境,原本已经放下鲜儿的朱传文不得不面对曾经的感情和现实的婚姻。朱传武的出现掀起了她爱情生活新的希望,可是鲜儿也无法拥有一份名正言顺的爱情,父母容忍不了他们差半步就是叔嫂关系的爱情。朱传武大婚之日,鲜儿巧遇前来唱戏的王家戏班子的师父,师徒合唱一出《西厢记》,朱传武下定决心要和鲜儿私奔,可是等待他们两人的依然是命运和心灵不可捉摸的颠沛流离。电视剧不断运用这种转笔手法,将独特的生命悲剧通过突转进行审美形式化,表现出现实生活不可预知、不可把握的悲剧感,引发观众的恐惧和悲悯。
电视剧冲突叙事中,突转并不是毫无来由地发生,需要给予突变以合理的条件。正如阿契尔在《剧作法》中所说,“在戏剧行动中的一个紧要关头发生的一种意志的或情感的改变,必须用有形的证据来加以证明,否则就不能深深打动观众”[6],这种有形的证据,就是指人物性格的发展。电视剧《打狗棍》中戴天理上鸡冠子山寻求和老二婶(二丫头)联合抗日,两人有二十多年的不共戴天之仇,老二婶却答应一起抗日。老二婶态度的突转不是凭空而来,而是自小受京剧的影响,唱多了忠义贤良,因此“心中有江山社稷”,“我是个男人,男子汉大丈夫就得杀敌报国”。相比之下,那图鲁从抗日英雄叛变为汉奸,就因为皇军以他的儿子相要挟,这样的情节安排显得十分生硬,不符合那图鲁的刚烈性格,似乎就是为了给戴天理树一个敌人而故意为之,没有性格发展的说 服力。
突转如同电视剧中的一味调味剂,能够给剧情增加咀嚼不尽的剧味,但是要特别注意“调味剂”的数量,2013年播出的电视剧《隋唐演义》中就有过多的“巧合”导致的剧情突转,不但破坏了剧味,而且给人以虚假编造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