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特征:电视镜语方式主导电视剧冲突叙事

(二)介质特征:电视镜语方式主导电视剧冲突叙事

符号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将艺术定义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在长期的艺术实践探索中,艺术家们不断创造符合艺术规律、利于艺术审美发展的形式。形式创造的背后积淀着创作个体和民族的文化意蕴及审美情感,并在形式审美中激发审美情感,因此,形式就具有主体的审美情感,体现出更加深层的人生意味。戏剧的语言介质是演员的真实身体,戏剧冲突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为动作来表现,观众在观众席上观看的全部内容是人物表演。电视剧是镜头画面的序列,是按照电视视听语言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二者都强调行动,但是受舞台(物理空间的大小以及场景设置数量)的限制,戏剧演员的动作与电视剧演员的动作不同,戏剧演员只能实现对生活动作的部分再现,冲突主要由人物的台词来实现,因此,戏剧的台词十分重要。电视剧演员的动作能实现对生活动作的完全复原甚至超越与夸张(比如功夫片中的功夫动作),长于通过动作来表现冲突,所以电视剧更加强调动作叙事,一些理论家甚至认为电视剧就是“动作的艺术”。

电视剧人物的动作是通过一套完整生动的美学叙述方式即电视镜语方式实现的,摄制技巧规定着电视剧冲突叙事,让我们看电视剧《闯关东》(对话内容有删减)中的一场戏:

大哥朱传文代表着封建保守势力,在这一场景中,朱传文站在屋顶,镜头采用仰拍方式,代表着高高在上的保守势力。两个弟弟朱传武朱传杰和爸爸朱开山、母亲文他娘代表着新式思想,镜头先采用俯拍镜头,当朱传文相继看到两个弟弟剪了辫子回来,对他采用的是仰拍镜头。当他看到进院的爸爸也剪了辫子、激动之下不小心摔了下来,镜头角度转换过来,拍摄朱传文用俯拍,用仰拍镜头拍摄朱开山。人物位置的高低变化、镜头角度俯仰变化,暗示着家庭内部保守思想和新思想之间的矛盾交锋。

我们继续分析《闯关东》的一段剧情,朱开山不顾二儿子朱传武反对,和韩老海定下了朱传武和秀儿的婚事,韩老海答应用自家水泡子给朱开山久旱的庄稼地浇水,大家都在庄稼地边看着放水,我们分析一下这个场景中的人物镜头序列:

续 表

从上表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物之间的冲突关系、力量对比、冲突场景的秩序可以通过人物位置、场景调度、景别、角度、构图等镜语元素建立起来,进而对冲突叙事进行准确的规范。

镜头语言的内涵十分丰富,有时候,一个单一的画面就能暗示出人物的际遇和处境,昭示出无限的戏剧韵味。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怀着心病离开A大队的许三多回到草原驻训场,高城正蹲在地上吃饭,这是一个俯拍的背影,当他回过头看许三多时,他脸上一道伤痕十分明显。这是整部电视剧第一次用俯拍镜头拍摄这个曾经趾高气扬的连长,在离开了令人自豪的钢七连,离开了史今、伍六一、成才、许三多等人之后,他失去了曾经的傲气(或者说电视剧不再刻意表现这种傲气)。这种让人物精神状态降沉的处理办法,是为了更加突出和强化钢七连,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象征意义,后来和成才的射击比赛以及最后军事演习,他所带领的部队都以失败告终,暗示了老一代军人的老去,而他们正是垫脚石,助推着许三多、成才们走向高远的现代军人之路。

当然,电视剧镜头语言和电影的镜头语言也存在差异,电视剧摄影在布光、布景方面注重日常性,并不追求画面造型的装饰性,视角、构图、运动等更加讲究平实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