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宗祭献陵

2.太宗祭献陵

贞观十三年(639)正月一日,太宗皇帝祭祀高祖献陵。这一日天刚明,唐高祖七庙子孙及诸侯百官、藩夷君长,皆陪列于司马门(当为陵园南门,亦称朱雀门)内,太宗称小舆来到阙门外,下舆改服(换上祭祀专用礼服,黑色,上面绣虺龙虫鸟等图案)哭于阙门,面向西再拜(按周礼,人死后置于寝之西,故面向西拜。唐代遵从周礼,棺椁置于墓室西侧),恸哭不能起。礼毕,入于寝宫(献陵寝宫在陵墓封土正南,昭陵以后改在西南),手捧馔饭进献,“阅视先帝、先后服御之物,匍匐床前恸哭,左右莫不唏嘘”[5]。礼毕,太宗出寝宫,泥行二百余步出陵阙。

关于太宗这次祭祀,还有一段奇异的记载。正月一日前夜,天降雨雪。及太宗入陵,雨雪稍停,有云出于陵丘之上,俄而弥布,天地晦暝。及太宗祭祀礼毕,出于寝宫,步过司马门,风静雪止,天色开霁,人们以为这是太宗孝感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