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明清祭陵碑
昭陵始建时,就有在北司马院外立碑的传统,所以,后世祭祀昭陵的官员,往往把祭祀仪式放在北司马院内进行,并立碑以纪其事,久而久之,便在北司马院留下了30余通祭陵碑,人们也习惯把北司马院称作祭坛。30余通祭陵碑,一部分字迹泐灭或漫漶难识,可辨认年代的碑石共有20通,皆明、清各级官员奉诏代祭并镌立(图1-41)。兹选数碑,略陈梗概。
(1)明洪武四年(1371)御制祝文碑
碑连榫高176厘米,宽67厘米,厚21.5厘米。额阴刻篆题“御制祝文”,碑文正书。2002年出土于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御制祝文
维洪武四年岁次辛亥正月乙酉朔越廿九日癸丑,皇帝谨遣中书百管勾臣甘桓致祭于唐太宗文皇帝之陵:曩者有元失驭,天下纷纭,朕□此杰众平乱,统一天下,今已四年矣。稽诸古典,自尧舜继天立极,列圣相传为烝民主者,陵各有在,虽去古千百余载,时君当修祀之。朕典百祀,故遣百赍牲醴,奠祭修陵。君灵不□,尚惟歆享。
图1-41 历代祭陵碑廊
(2)明正统元年(1436)御制祝文碑
碑高140厘米,宽75厘米,厚38厘米。额阴刻篆题“御制祝文”,碑文正书。左部有正德元年乔宇等登昭陵正书题记。2002年出土于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御制祝文
维正统元年岁次丙辰正月丁卯朔十五日辛巳,皇帝谨遣刑科给事中贾铨致祭于唐太宗皇帝曰:惟帝济时之艰,有致治之功,民用以宁。予承大统,谨用祭告,惟帝享之。
正统元年二月望日
主祭官、陪葬官名漫漶不清。
附乔宇、王云凤登昭陵题记:
太原乔宇、和顺王云凤,正德元年五月三日同宿九嵕山下,明旦,谒昭陵绝顶,联近体三首。云凤题
(3)明崇祯元年(1628)祭陵碑
碑已残。高88厘米,宽66厘米,厚20厘米,碑文正书。2002年出土于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维崇祯元年岁次戊辰七月庚申朔越十三日壬申,遣前军督都府管府事、太子太保、清平伯吴遵同致祭于□□宗皇帝曰:惟□□开业,奠安生民,济世鸿名,昭垂永乂,兹予缵承,□□大统,祀典式修,□祈□歆,永康黎庶。
尚□
醴泉知县罗朝彦
主薄高铨
典史谷永喜
署教谕举人王者宾
训导王嘉瑞
生员 刘朴刘绵□朱上绝文应旂郑曜贾待聘袁士昌朱□袁必昌王九牧
全立石
(4)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祭陵碑
碑连榫高210厘米,宽74厘米,厚19厘米。碑额泐,碑文正书。2002年出土于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维康熙三十五年岁次丙子正月戊午朔越二十七日甲申,皇帝遣都察院左佥部都御史常翼圣致祭于唐太宗陵曰:自古帝王,继天出治,道法兼隆,莫不慈惠加师,覃恩遐迩。朕勤恤民依,永期殷阜。迩年以来,郡县水旱间告,年谷歉登。蚤夜孜孜,深切轸念。用是专官秩祀,为民祈福,冀灵爽之默赞,溥乐利于群生。尚鉴精忱,俯垂歆格。
(上缺)醴泉县知县加八级张鸣远勒石
(5)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祭陵碑
碑已残。高150厘米,宽87厘米,厚20厘米。碑文正书。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图1-42)。
碑文:
维康熙三十六年岁次丁丑八月戊申朔越三日庚戌,皇帝遣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三级顾藻致祭于唐太祖陵曰:自古帝王,受天景命,制治绥猷,必禁暴除残,以乂安黎庶。缅怀往烈,□□□符。朕钦承帝祉,临御九围。兹以狡寇跳梁,亲征漠北,荡涤寇氛,廓□边徼,永清兵革,以舆普天率土,乐育太和。敬遣耑官,代将牲帛,昭告古先哲后,虔修禋祀,式彰安攘之模,用展景行之志。仰企明灵,□□鉴飨。
图1-42 清康熙三十六年祭陵碑
掌香帛官笔帖式王桧楫
陪祭官泾阳县知县刘桂
醴泉县知县严鉴
(6)康熙四十二年(1703)祭陵碑
碑已残。碑连榫高155厘米,宽71.5厘米,厚17厘米。右半部汉字正书,左半部10行为满文。2002年出土于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维康熙四十二年岁次癸未五月乙巳朔越二十四日戊辰,皇帝遣大理寺少卿莫音代致祭于唐太宗之陵曰:自古帝王继□,出扆承乾,莫不道洽寰区,仁周遐迩。朕钦承丕绪,抚驭兆民,思致时雍,常□畅励,历兹四十余载,今岁适届五旬,宵旰兢兢,无敢遐□,渐致民生康阜,世运升平。顷因黄淮告成,亲行巡历,再授方略,□后是期,睹民志之欢欣,滋朕心之轸恤。遄回銮驭,大沛恩膏。用遣专官,敬修祀巽,默赞郅隆之治,益弘仁寿之休。尚鉴精忱,俯垂昭格。
倍祭官礼部八品笔帖式刘格
奉政大夫陕西西安府清军同知□奕
醴泉县知县刘调元
教谕于志弘
训导刘于漠
典史顾大成
(左10行满文漫漶未录)
(7)乾隆十四年(1749)祭陵碑
碑高155厘米,宽69.5厘米,厚17厘米。碑文正书。原竖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维乾隆十四年岁次己巳七月丁未朔越二十有一日丁卯,皇帝遣太常寺少卿纪录二次钟衡致祭于唐太宗曰:惟帝王继天建极,抚世绥猷。教孝莫先于事亲,治内必兼于安外。典型在望,缅怀至德要道之归;景慕维殷,心希武烈文谟之盛。兹以边徼谧宁,中宫摄位,慈宁晋号,庆洽神人。敬遣专官,用申殷荐。仰惟歆格,永锡鸿禧。
主祭官太常寺少卿纪录二次钟衡
赍香帛官礼部文林郎代□科□□加一级鄂□
陪祭官陕西西安府清军盐捕同知加三级董朝鼎
陪祭官醴泉知县宫耀亮
儒学教谕李条扬
儒学训导马□□
立石
(8)乾隆二十年(1755)祭陵碑
碑高114厘米,宽65厘米,厚16厘米。额正题阴刻“御祭”。碑文正书。原竖昭陵北司马院,现存昭陵陵山文管所。
碑文:
维乾隆二十年岁次乙亥九月壬申朔越十有三日,皇帝遣太常寺卿熊学鹏致祭于唐太宗文皇帝曰:朕惟帝王建极,乘时绥猷,驭世制临,无外德威之服远者,神(下缺)亲为大。景典型于在昔,实天经地义之丕昭。宏佑(下缺)功之交凛。兹以平定准噶尔,大功告成,加上皇太后徽号,神人洽庆,中外蒙庥。敬遣专官,用申禋祀。伏(下缺)鉴格。
主祭官太常寺(下缺)
赍香帛官礼部笔帖式(下缺)
(上缺)西安府水(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