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唐三彩
2025年09月26日
第四章 唐三彩
唐三彩属低温釉陶,是把高岭土素胎烧至1100℃后,施以不同颜色的铅釉,再次窑烧而成。铅釉是用铅和石英配成的透明釉料。在这种釉料中加入氧化铜,就会烧出绿色;加入氧化铁,就会烧出黄褐色;加入氧化钴,就会烧出蓝色。这些颜色相配相融,从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绚丽斑斓的色彩。所谓三彩,实为多彩。因为这种三彩工艺是唐代陶瓷工艺的新品种,故称唐三彩。
全国目前发现的唐三彩时间上限在麟德二年(665),文物是昭陵陪葬墓李震墓出土的三彩辟雍砚。唐三彩是由彩绘釉陶发展而来的。首先,彩绘釉陶和唐三彩胎质相同,都是以高岭土做胎。其次,制作工艺也大致相同,都是先烧至1100℃,然后施釉并经第二次烧制。施釉时,唐三彩一般面部和手足部都不施釉,彩绘釉陶在面部和手足部施釉,或不施釉。它们最大的不同表现在釉色和彩绘方面。釉色方面,彩绘釉陶的釉色多用姜黄、龙青、粉绿等色,做单色单独使用;唐三彩则把黄、白、绿、赤、蓝多色,在同一器物上使用,色彩相互融合,形成多彩。彩绘方面,彩绘釉陶突出的是彩绘工艺,在施釉之前,先用胶粉打底,再敷彩,用多种颜色画出眉毛、胡须、花饰、衣着的褶皱等,如工笔绘画,细致入微;而唐三彩则只在面部、手足部未施釉的地方彩绘,虽然也用笔描画,但眉毛、胡须等一笔而就,加之所施的各种釉彩相互交融,便出现了写意的豪爽与泼辣。
通过以上比较说明,唐三彩与彩绘釉陶除了彩绘以外,二者的胎质、施釉、烧制、火候等方面皆相同。故此,我们认为唐三彩的前身就是彩绘釉陶。
在昭陵陵园中,李贞、李震、安元寿等墓葬,出土了大批的三彩俑和器物,这些精湛的艺术品,以其造型的生动,色彩的绚丽,博得了中外人士的赞叹与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