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苾夫人墓侍女壁画

八 契苾夫人墓侍女壁画

契苾夫人(655~720),回纥铁勒部人,父为初唐名将契苾何力,夫人即何力第六女。开元八年(720)病亡,年66岁,次年袝父茔而葬昭陵陵园。1973年,契苾夫人墓被昭陵博物馆考古工作队发掘,壁画残损殆尽,只留2幅《侍女图》和1幅《白鹤图》,未揭取。

《侍女图》

该图绘于第二天井东壁,高123厘米,宽80厘米。侍女头梳高髻,上身穿白色窄袖衫,外套红色半臂,披淡绿色宽披帛,系红色长裙,面容清俊秀美,体态窈窕修长(图2-34)

该作品对侍女发髻的绘制精到细腻,用浓墨勾勒轮廓,以淡墨平涂,在额与发交际处,先用细线勾出纹理,再用淡墨晕染,把妇女秀发的质感描绘得惟妙惟肖。对妇女服饰的绘制,则简洁凝练,仅用朱绿二色平涂晕染,寥寥数笔,便把人物刻画得绰约多姿,顾盼生辉。

该作品又与习见的唐人仕女画有着明显的不同。开元间的仕女画,人物无不显得硕大且俨,这幅画中的人物,面容俊秀,体态修长。一般的说法是,唐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文化艺术更是百花齐放,这幅作品正是唐代画家艺术风格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注释】

[1]张志攀主编:《昭陵唐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2]《全唐诗》(增订本)卷五三九李商隐《蝶三首》之三,中华书局,1999年,第6215页。

[3](唐)段成式撰,曹中孚校点:《酉阳杂俎》卷八《黥》,见《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6页。

[4]张志攀主编:《昭陵唐墓壁画》,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201页。

[5](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七十七《阎立德附阎立本传》,中华书局,2011年,第2680页。

[6]《全唐诗》(增订本)卷二二〇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第2326页。

[7]《旧唐书》卷七十七《阎立德附阎立本传》,第2680页。

[8]《旧唐书》卷七十三《令狐德棻传》,第2596页。

[9]《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二六白居易《上阳白发人》,第4704页。

[10]《全唐诗》(增订本)卷六五一方干《赠美人四首》之一,第7529页。

[11]《全唐诗》(增订本)卷八九六欧阳炯《南乡子》,第10194页。

[12]《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7页。

[13]《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7页。

[1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中华书局,2011年,第530页。

[15]《全唐诗》(增订本)卷五则天皇后《如意娘》,第60页。

[16]《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三五白居易《琵琶引并序》,第4832页。

[1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九,景龙二年七月条,中华书局,2012年,第6741页。

[18](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诃子》,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10页。

[19]《新唐书》卷二十四《车服志》,第531页。

[20]《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7页。

[21]《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1页。

[22]《全唐诗》(增订本)卷七九八花蕊夫人徐氏《宫词》,第9071页。

[23]《新唐书》卷八十三《诸帝公主·太宗二十一女·新城公主传》,第3649页。

[24]《新唐书》卷八十三《诸帝公主·太宗二十一女·新城公主传》,第3649页。

[25]《全唐诗》(增订本)卷四三五白居易《长恨歌》,第4828页。

[26]《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6页。

[27]《全唐诗》(增订本)卷二太宗皇帝《咏烛二首》之二,第17页。

[28]昭陵博物馆:《唐段蕑璧墓清理简报》,《文博》1989年第6期。

[29]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

[30](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中华书局,2011年,第1950页。

[31]《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吐谷浑传》,第5297页。

[32]《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0页。

[33](唐)魏徵等:《隋书》卷八十三《西域·吐谷浑传》,中华书局,2011年,第1842页。

[34]《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西戎·吐谷浑传》,第5297页。

[35]《隋书》卷八十三《西域·附国传》,第1858页。

[36]《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7页。

[37](宋)王溥:《唐会要》卷三十二《羃䍦》,中华书局,1955年,第585页。

[38]《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第19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