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长公主碑》
麟德元年(664)立。碑额篆题阴刻“大唐故清河长公主碑”。李俨撰文,畅整书丹,辛胡师镌字。畅整(一名畅正),两《唐书》无载,生平不可考。该碑首行云“雍州长安县品子畅整书”,品子,即品官之子,是时畅整署作“品子”,当还青春年少,尚无官职。清河长公主乃唐太宗女,下嫁程知节之子程处亮,畅整能为其书碑,可见青年时即有书名(图3-22)。
该碑书法劲拔秀逸,拓落淋漓。结字修短方圆,横竖撇捺,潇洒奔放,不拘一格。重文者,运笔气势均不一样,仅从能见到的十多个“之”字来看,雁张翼舒,虎踞龙盘,各得其形,各具其势。清杨守敬《激素飞清阁评碑记》评价该碑道:“整于当时亦称书家。此碑劲峭奇伟,上承登善(褚遂良),下开薛曜,书法至此,如千里马,不受羁驾,可称奇品。”[66]其《学书迩言》又云:“畅整之《清河长公主碑》,具体薛曜,超迈罕匹。”[67]清叶昌炽《语石》对畅整书《清河长公主碑》亦给予很高评价,云:“畅整书名不甚著,今所存亦只清河公主一碑。然其书劲拔,如张千钧之弩彀,满而后发。上之虽未能抗薛纯陁,下之可平视薛曜。”[68]叶昌炽甚至还认为薛曜的部分书石作品,尚不及畅整,在《语石》中又云:“薛曜书尚有《封祀坛铭》及《石淙》夏秋两序,其书尚不逮畅整,愧难兄矣。”[69](图3-23)
据武树善《陕西金石志》,畅整在昭陵的书石作品,还有《赵国杨太妃碑》、《梁敏碑》、《程知节碑》(图3-24)。至清末,此三碑久佚未出,故叶昌炽《语石》谓畅整书石作品所存只《清河长公主碑》。《赵国杨太妃碑》《梁敏碑》现在尚未出土,唯《程知节碑》早年断残,仅存中间一截,民国时为醴泉民教馆收藏,1975年移入昭陵碑林。
图3-23 畅整书丹《清河长公主碑》局部拓片
图3-24 畅整书丹《程知节碑》局部
图3-25 畅整书丹《程知节碑》局部拓片
《程知节碑》,麟德二年(665)立,较《清河长公主碑》晚立一年。二者相较,清河碑书法劲拔奔腾,务追险绝,而程碑则于险绝中求平正,英挺秀逸,故张彦生《善本碑帖录》谓程碑“书体瘦硬放纵”[70],亦属至论(图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