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唐墓壁画布局题材与同时代唐墓的对比
在昭陵发现的15座壁画墓,建墓最早的在贞观十四年(640),最晚的在开元九年(721),所以,这些墓葬中的壁画,能够比较科学地反映唐代前期近百年墓葬壁画的布局与题材内容。陕西省是全国发掘唐墓最多的省份,迄今为止,已发现壁画墓100余座,发现与出土的壁画占全国唐墓壁画发现与出土量的很大比例。对这些墓葬壁画布局与题材内容进行系统对照,发现与昭陵陪葬墓壁画的布局、题材内容大同小异。当然,仍有一些墓葬壁画的布局与题材内容,和昭陵陪葬墓壁画有较大差异,举几例个案予以说明:
(1)李寿墓壁画
李寿是李唐宗室,其墓建于贞观五年,1973年发掘。墓内壁画分为上下栏。墓道上栏绘飞天、狩猎;下栏绘骑马出行。过洞、天井壁上栏绘农耕、牧养、杂役,下栏绘步行仪仗、列戟。第一过洞口上方绘楼阁。甬道上栏绘飞天,下栏绘宦官、侍女、寺院、道观。墓室西壁上栏绘马厩、草料库,北壁下栏绘庭院、乐舞等。此墓壁画有南北朝遗风。反映佛教内容的壁画亦在墓内出现[28]。唐代,此墓以后的墓葬壁画不再分上下栏。
(2)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壁画
李重润墓是唐高宗乾陵陪葬墓之一,建于神龙二年(706),1971年发掘。墓道两壁绘青龙白虎、山林阙楼、鞍马仪仗。其他部位壁画布局与题材和昭陵壁画大致相同。此墓壁画布局与题材的最大特点是在墓道两壁绘制了山林阙楼[29]。
(3)章怀太子李贤墓壁画
李贤墓是唐高宗乾陵陪葬墓之一,建于神龙二年,1972年发掘。墓道两壁除了绘青龙白虎外,还绘制了《马球图》《客使图》[30]。其他部位壁画布局与题材和昭陵壁画大致相同。
【注释】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2011年,第1896页。
[2]扶风县博物馆:《陕西扶风杨家堡西周墓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3]杨建方:《汉以前的壁画之发现》,(香港)《美术家》1982年第29期。
[4]湖北省荆州地区博物馆:《江陵天星观一号楚墓》,《考古学报》1982年第1期。
[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七,甘露三年二月条,中华书局,2012年,第902~903页。
[6]《资治通鉴》卷四十四,永平三年二月条,第1467页。
[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著:《壁上丹青:陕西出土壁画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页。
[8](汉)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2011年,第265页。
[9]广州象岗汉墓发掘队:《西汉南越王墓发掘初步报告》,《考古》1984年第3期。
[10][日]东亚考古学会:《营城子》,刀江书院,1934年。
[11]洛阳博物馆:《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7年第6期。
[12]郭沫若:《洛阳汉墓壁画试探》,《考古学报》1964年12期。
[13]孙作云:《洛阳西汉壁画墓中的傩仪图——打鬼迷信、打鬼图的阶级分析》,《郑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77年第4期。
[14]《西安发现我国最早天象图壁画》,《人民日报》1988年1月23日第3版。
[15]《西汉金华闪光,魏晋彩俑称奇》,《人民日报》1987年2月3日第1版。
[16]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山西平陆枣园村壁画汉墓》,《考古》1959年第9期。
[17]孙德润、贺雅宜:《龚家湾一号墓葬清理简报》,《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1期。
[18]苏健:《洛阳汉墓壁画略说》,《洛阳古墓博物馆》馆刊创刊号,1987年。
[19]关天相、冀刚:《梁山汉墓》,《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5期。
[20]北京历史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望都汉墓壁画》,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5年。
[21]河北省文化局文博组:《安平彩色壁画墓》,《光明日报》1972年6月22日。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河南偃师杏园村东汉壁画墓》,《考古》1985年第1期。
[23]磁县文化馆:《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79年第3期。
[24]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1983年第10期。
[25]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文博》1988年第3期。
[2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八十三《诸帝公主·太宗二十一女·新城公主传》,中华书局,2011年,第3649页。
[27]昭陵博物馆:《唐昭陵长乐公主墓》,《文博》1988年第3期。
[28]陕西省博物馆、文管会:《唐李寿墓发掘简报》,《文物》1974年第9期。
[29]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懿德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
[30]陕西省博物馆、乾县文教局唐墓发掘组:《唐章怀太子墓发掘简报》,《文物》197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