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蕑璧墓给使壁画

三 段蕑璧墓给使壁画

《白袍给使图》(一组四幅)

该墓出土的《给使图》,一组四幅,绘于第二天井东西两壁,每壁2幅,每幅高145厘米,宽90厘米。所绘给使,均戴黑色幞头,穿白色圆领长袍,束腰,佩鞶囊,足蹬长筒黑靴。这些人物形象服饰基本相同,但面部表情和手上动作却各具情态(图2-37、2-38、2-39、2-40)。

画家在创作这4幅作品时,为了反映给使们因被阉割而发生的形体变化和他们善于见风使舵、谄上欺下、颠倒黑白、搬弄是非的职业特性,夸而有节地运用了“漫画式”创作手法,对他们加以丑化处理。4幅图中的给使,有的露鼻咧嘴,面若冰霜,似在喋喋不休、狗仗人势地训斥他人;有的双目斜视,躬身斜肩,一副阴险奸诈、谄上欺下的恶奴形象;有的指手画脚,得意忘形,一副巧舌如簧、自我矜夸的丑恶嘴脸;有的尖嘴猴腮,挤眉弄眼,似在闪烁其词,诽谤贤良。细细玩味他们的动作表情,当对唐代画家善于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丹青妙手刮目相看。

在绘画技法上,这四幅作品全用白描手法,用线洒落流利,一气呵成,把衣服褶皱表现得恰切真实,极富立体感。同时,画家在处理画中人物时,抓住一个“趣”字,把每幅画创作得情趣进发,别致新奇,含义隽永,引人深思。这些说明唐代画家善于观察生活、提炼生活,有着深厚的艺术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