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 其他来源

2.3.5 其他来源

除上述这些来源外,其他核技术应用活动也可能向环境释放少量放射性物质,包括科研、医疗(医学诊断和治疗等)、工业(工业用加速器运行等),以及其他领域的放射性同位素应用等。离子加速器运行过程中由于粒子与受照材料中元素的原子发生核反应会直接生成放射性核素,其中一些核素会通过挥发或以颗粒物形式释放于环境中。一些加速器直接用于生产放射性同位素,从而也会有少量放射性核素在照射和分离过程中释放到环境中。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大量使用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如18F、99mTc、11C 等短寿命放射性核素,以及131I、90Sr、99Tc、14C等较长寿命的放射性核素中的长寿命核素会通过病人代谢和排泄进入环境。

放射性核素被大量用于科学研究、工业活动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中,如早期的手表中使用氚做荧光激发剂,火灾报警器中使用的241Am、灯塔中用于能源供应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90Sr)、石油测井中使用的3H 以及各种用于科研的放射性核素。其中有些也会被释放到环境中。但这些来源与大气核试验和核事故相比均非常小。表2-14比较了几种主要来源的人工核活动向环境中释放的各种放射性核素,可以看出20世纪40—80年代的核武器试验是环境中人工放射性的主要来源。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和福岛核事故是环境放射性的重要来源,特别是事故点附近以及周围高污染地区放射性的主要来源。乏燃料后处理厂是核燃料循环过程中向环境释放放射性物质最多的设施,是环境中129I和99Tc的主要来源。除高污染地区,如核试验点和核事故点周围环境外,这些人工放射性对公众的辐射影响比较有限。另外,这些核设施或核事故释放的核素由于其独特的来源可以用作示踪剂来研究环境过程。表2-15 列出了环境中各种钚同位素的来源和贡献量,可以看出大气核武器试验是239Pu、240Pu、241Pu的主要来源,而卫星坠毁是238Pu的主要来源。

表2-14 环境中重要人工放射性核素的主要来源

表2-15 环境中各种钚同位素的来源和贡献量  单位: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