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放射性碘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
碘是53号元素,有33个同位素,质量数从110到142,其中127I是稳定核素,其他均为放射性核素。在这些放射性核素中,129I是唯一来自自然界的长半衰期核素,其半衰期为1.57×107a。天然存在的129I主要来源于238U 的自发裂变和中子诱发的235U 裂变。乏燃料中存在数量可观的129I。在水溶液中碘有-1、0、+1、+3、+5和+7等多种价态;在环境中,其最主要的价态为-1、0和+5,对应的种态主要包括I-、I2
和
,大部分为阴离子,具有很强的迁移能力,可在人体的甲状腺中富集,对人类具有较大的潜在危害性,是核设施退役治理及放射性废物处置安全评价中的关键核素之一。
鉴于目前我国已计划在甘肃北山建造首座高放废物处置地下实验室,我们利用取自甘肃北山的地下水作为液相,探究碘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地下水样品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提供。利用离子色谱法(IC)对取自甘肃北山BS03号钻孔的地下水进行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列入表4-10。
表4-10 BS03号井地下水的离子组成(pH=7.58)

为了解碘在高庙子膨润土上的吸附行为,我们采用批式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温度、离子强度、p H 等因素对125I(代替129I)在高庙子膨润土上吸附的影响,得到了各种条件下的吸附平衡常数,并探讨了相关因素对碘在高庙子膨润土上吸附的影响。
实验所用的放射性同位素为125I,其原始状态为Na125I溶液,购自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和北方生物有限公司,放射性纯度>99%。由于125I的衰变类型主要为γ衰变,采用自动γ 计数器对其放射性活度进行测量,并将测定的125I的放射性比活度(Bq/L)转化为其化学浓度(mol/L),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
式中,C 为核素放射性比活度对应的化学浓度,mol/L;A 为核素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Bq/L;λ 为核素的衰变常数,s-1,此处125I的衰变常数为1.34×10-7s-1;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mol-1,NA=6.02×1023mol-1。
实验过程中加入放射性碘源液的化学浓度在10-10mol/L 数量级,结合购买125I同位素时的辐照规格及自动γ计数器的探测效率,可以计算出未加载体时溶液中125I的化学浓度在10-9mol/L数量级。
吸附实验中所使用的主要试剂有Na125I、高氯酸钠、高氯酸、氢氧化钠等,主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电子天平(0.000 1 g)、精密p H 计、p H 电极、电热恒温干燥箱、高速离心机、自动γ计数器、旋转培养器、移液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