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Np和Am与腐殖质的相互作用
2025年10月13日
5.4 Np和Am与腐殖质的相互作用
腐殖质(HS)是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或化学作用形成的一类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在自然环境中几乎无处不在,即使在地下深处也存在腐殖质。腐殖质占环境天然有机质(natural oganic matter,NOM)的50%以上,广泛存在于土壤、湖泊、河流、海洋以及泥炭、褐煤、风化煤中。腐殖质对环境中的碳循环、土壤肥力以及生态平衡等有着重要影响。
腐殖质携带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强的配位能力,对重金属离子的环境行为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显著影响着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种态分布、吸附、扩散和迁移行为。
由于腐殖质对放射性核素在环境中的吸附和迁移行为有显著的影响,许多学者对其与放射性核素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和评述[114117]。例如,陶祖贻和陆长青[115]从腐殖质的分子量、电位滴定行为、与金属离子相互作用方式、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以及还原作用等方面,讨论了腐殖质对地质介质中放射性核素迁移的影响机制。Bryan等[116]综述和总结了欧盟FUNMIG(Fundamental Processes of Radionuclide Migration)项目组关于放射性核素、腐殖质、矿物表面所构成的三元体系的研究成果。王会等[117]从腐殖质的结构、存在形态、与锕系离子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总结了相关实验和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